被草爬子咬了(东北游之二)

标签:
蜱虫草爬子汪清林场杂谈 |
分类: 漫游札记 |
草爬子,是东北的叫法,它的学名其实就是现在人人谈虎色变、已经致死几十人的蜱虫。
蜱虫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南到北,只要有草有树的地方就有它。我那时候在东北插队的时候,经常要到山林和草甸子里放马,那里有很多草爬子,不过都是在马身上看到。因为草爬子本身其实很小,不过两粒芝麻大小,只有吸满了血以后,身体膨胀了20倍,有一颗蓖麻子大了,才会被发现,而它吸满血大概需要几天的时间,而吸满了血以后的草爬子会自动掉落地上产仔繁殖,掉落之前,它会用带倒刺的嘴深深的插进皮肉里,把自己牢牢的固定,你即使用力把它揪下来,它的嘴也会深深的留在皮肉里。所以当地人都知道,只要被草爬子咬了,一定不能硬揪,可以在周围挤压,也可以用烟头烫它,让它自己脱落。不过那时候,我只能在马身上看到吸满了血的草爬子,自己却从未被草爬子叮上,这也许是因为牲口身上的毛更容易被草爬子的爪尖勾上。
在东北的8年,总能看到草爬子,也总能听到周围的人怎么把身上的草爬子弄掉,却从未听说被草爬子叮咬能死人。孰料几十年后,这草爬子居然成精了,居然能把个大活人活活咬死!去年,在河南,有20多人死于蜱虫叮咬,一时间人人自危,谈蜱虫而色变。前些日子,居然在北京近郊的昌平也发现了蜱虫,把北京人着实吓了一跳。
其实,草爬子不是毒蛇,它自身无毒,它只不过是吸血的寄生虫,但如果它曾经的宿主带有一种叫做布尼亚的病毒,它就会把这种病毒传播的后面的宿主身上,引发蜱虫病,学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而这种病毒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近在我国中部地区发现的。而在北方地区,虽然也有蜱虫,却没有发现这种病毒。所以,大可不必恐慌。
道理虽然都懂,但真的被草爬子叮咬了,还是难免紧张。那天去汪清林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草爬子叮上了。晚上十一点了,脱衣准备洗澡时才发现左肩膀头上叮着个紫红色的虫子,用手扒拉不掉,我知道坏了,肯定是草爬子,于是叫上两个同去的荒友去了对面的医院。值班的外科大夫说,这已经是今天接诊的第六个被草爬子叮咬的病人了。他熟练的拿出手术器械,在肩膀上打了一针麻药,细心的把伤处切开,把草爬子连同深入皮肉的尖嘴给剥离出来。他说,为了清除干净,要多切一些,于是,连皮带肉的切下一块。为了证明手术作的彻底,他用一块纱布托住那只草爬子递给我,说,“你看,连嘴一块儿取出来了啊!还活着呢!”
我在东北8年都没被草爬子咬过,这次到林场才半天就招上了,看来是要让我补上这一课吧。
这就是咬我的那个草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