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爱如山-写在百年父亲节之际

(2009-06-20 09:52:39)
标签:

父爱

母爱

父亲节

父爱如山

杂谈

分类: 随笔

父爱如山-写在百年父亲节之际

又是一年父亲节。

真没想到,父亲节,竟然是个古老的节日!1909年,他诞生在美国华盛顿州,确定为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至今,已经整整一百年了。

每个人,都祈盼有一份母爱;每个人,也都期待有一份父爱。可是,想过吗,母爱和父爱有什么不同。

大致来说,在这样几方面存在不同: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以及给孩子的感受不同。

当我们还在母亲体内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母爱。呱呱坠地,第一时间是被抱在母亲的怀里,哄着、抱着、亲着、喂奶。父亲呢?父亲蹲在门口抽烟呢。听得屋里一声没有称谓的喊叫:“去热奶去!”或者“孩子又尿啦!”才慌忙在鞋底子上磕掉烟袋锅子里的烟灰,毛手毛脚的进屋帮着忙乎。(看来和英语一样,中文的祈使句也是略去主语的啊!)

什么时候能体会到一点儿父爱了?得大点儿了,知道跟家里要钱了。那伸出去要钱的小手,一般都是伸向父亲的。记得在我的博文《一束紫玫瑰》和《重逢》提到北川自杀的冯翔和他在地震中遇难的爱子墨娃,地震那天,墨娃知道爸爸下午要去出差三个月,特意磨蹭到妈妈下楼以后,才飞快的跑到爸爸身旁,伸出小手,向爸爸要两块钱。那年,他的墨娃七岁,上小学一年级。

所以,父爱是要比母爱晚到几年的,至少在孩子的感觉是。

同样是爱,父亲的表现形式,和当母亲的也截然不同。

从小到大,母亲的爱始终在你耳边:摇篮边的“小兔儿乖乖”,到一进门总是:“洗手去!手那么脏就拿馒头!”,再到“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到很大很大了,出差前还是要嘱咐:“路上小心点儿!到了给妈打个电话!”…….。总之,母爱总是在耳边喋喋不休。但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记忆里,绝对没有父亲的。父亲的爱,不在嘴边。

有记忆了,已经是上学了,老师找家长了,同学来告状了,邻居家的房瓦被踩塌了,或者就是考试不及格了。母亲依旧是喋喋不休,但父亲在旁边一言不发,闷着头喝酒。如果他手中的酒杯啪的一声摔碎了,那就是说,你这回玩儿大了!好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小时候没有不挨打的。挨爸爸的打,那是家常便饭。“不打不成器”,这是爸爸们的共识。所以,留在小时候的记忆中,父爱,在爸爸的手掌上。

女主内、男主外,养家糊口的重负从来都在父亲的肩上。孩子的事儿当然是大事,父亲自然责无旁贷,母亲依旧是那个“下单子”的,“我说,你也去找找那个教育局管招生的局长,送点儿礼去,给咱孩子弄个区重点的名额。”父亲只有硬着头皮去。拎着礼物,脚步是沉重的,抬起来敲门的手更是沉重的,几次抬起又放下。一旦发现局长竟然不在家(!),狂喜的父亲会一身轻松的往回跑,拐过房角,还会抬手给自己俩嘴巴。但过两天,照样还得去。没办法,任务在肩,只能自己担。如果孩子从小失去了母亲,可就苦了父亲了,又当爹又当娘。不过你注意到没有,作父亲的不会像母亲那样把孩子搂在怀里,而总是把孩子高高的扛在肩上。所以,父爱,在爸爸的肩膀上。

孩子终于长大了,打也打不动、骂也骂不动了;成家立业以后,很多事儿自己可以独立应对了,再不用父亲去扛着了,父亲也就慢慢的变老了。话还是不多,但眼神会更多的落在长大成才的儿女身上,淡淡的微笑,眯着眼睛,好像总也看不够。我在博文《云山印象.指导员曲大黑》中有提到,这眼神,像极了电影英雄儿女中田方演的王文清看到自己伤愈归来的女儿王芳的那种眼神,像极了病榻上的指导员曲大黑看到病床边围着他的知青们的那种眼神――满是眷恋、满是温情,满是慈祥。而那慈祥,又总是顺着眼角的鱼尾纹缓缓的流淌出来。所以,父爱,在爸爸眼角的鱼尾纹里。

父爱如山-写在百年父亲节之际

父爱和母爱不同,给孩子的感受当然也就不同。总的来说,母爱是即时的,随时随地在你身边,从小就能感受到,你可以舒舒服服的窝在妈妈的怀里,可以搂住妈妈的腿撒娇,受了委屈可以跟妈妈说。但是跟父亲不行。看到他成天绷着的脸,你会下意识的退后半步。只有等你长大了、懂事儿了,甚至已经为人父母了,你才能真正懂得,父亲对你的严厉,原来竟然都是爱!打你,那是因为他爱你!可你却不懂!然而当你明白了这些时候,父亲都已经老了。所以我们想到母爱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温暖,暖洋洋的;但想到父爱的时候,心里却是酸楚的,想哭、想流泪。这就是为什么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能打动那么多人,因为他画出的并不是父亲脸上的沧桑,而是儿子心里的酸楚;他打动的,也并不是父亲自己,而是面对父亲的儿子!

因此,如果说,母爱像海一样博大,那么,父爱则是像山一样厚重。

父爱,如山!

父爱如山-写在百年父亲节之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英雄本色
后一篇:用什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