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才能见著爱
文:郜莹
人生之美,在初踏入人生门槛是看不见的,必须登上楼梯顶端后始能领会。
2006年对我而言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站在这个让我可以观看过去回忆,与远眺未来梦想的分水岭上,领会到每个人都有一台自己的时光机器,传送你回到过去的叫做回忆,引领你迈向未来的叫做梦想,让你完成回忆和梦想的,叫做现在。
2006年我52岁时,许多看见我「现在」的人都会用万分羡慕的口吻对我说:「你实在是个幸运儿,一般女人想有的-好儿女、好丈夫你都有了;许多女人想都不敢想有的高成就你也有了,你的一生真的是圆满无憾!」
的确,如果换作是在老时代里,光凭儿女、丈夫双全这一项,我就可以「全福太太」之称誉,被要娶媳妇的人家以贵宾身分恭请去给新人铺床;而换在现今,我既能在妈妈这岗位上未失职,又同时能在自己工作上有不错成就,这种家庭事业皆能得以兼顾的「双全」,更是令许多妇女所艳羡。我的人生看起来是那么的圆满无憾,许多人想要而不可得的名与利我都拥有了;不少女人甚至男人们,穷其一生可能都完成不了的梦想我也都达成了,但站在这个完美高峰的我,却突然对自己存活于世的意义感到困惑,觉得未来的世界是布满了黑暗与无望。
因为一直怀抱「人生就是要不断追求梦想」理念不停向前奔跑的我,发现梦想一个个被实现后,已经没有任何新梦想能吸引我去追求的了,我不知该如何去面对一个,不仅没有新梦想可以替未来人生增添色彩,且一天天只会因要面临到不断的「失去」-失去年轻容貌体态、失去健康、失去老逝的朋友家人、失去一展自我舞台空间、失去社经地位名望、失去…而让人生不断失色的未来。
站在2006年的「现在」,我既看不到能让我无惧向前的「未来」,回忆中,所充满的也不是那些,在众人眼中少年得志,学业工作婚姻风光无限的圆满,而是那些藏於一帆风顺下的跌宕与破碎….
种种人生中所曾经历过的伤害、苦痛、羞辱、不公、惧怕、哀伤、自责….在2006年那当儿全都席卷而至,让我深陷於自怜沮丧之中无法自拔,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混乱成一片,孤独迷惘完全不知该如何走下去,医师诊断我罹患了抑郁症。幸而即使在最沮丧悲恸的时刻,我都没有丧失对孩子的爱,我一再的对自己说:「如果以自残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那对孩子将会造成多么大的伤害?!」这份妈妈对孩子坚强的爱,驱使我生出一定要让自己从情绪泥淖中爬出的动力,而恰在此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德兰修女传」这本书。其实在罹患忧郁症时,我几乎不能阅读长篇的文章,在断断续续的阅读此书时,书中一个文句,「射」进我的脑海中-不论你遭遇到毁灭、抛弃、掠夺、背叛,看到的是仇恨还是不幸,你都要相信"一切都会消逝,但爱会留下来!"。
然而要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相信」爱的能力呢?我苦苦思索,最终得到的解答就是「要不计回报的把爱散播出去」。因为若我仍停留在如婴儿般单向的去需索接受爱,而不愿去打开心门,扩大自己爱的界限,让爱能触摸到更多的人,那么我的一生就永远没法获得改变;我只有在把爱送出去与人相爱之际,才能真正获得爱的饱足。
但如何将自己的爱送出去呢?我设想了替大陆偏远区小学生购买课外书的「爱心点灯」计画,并在2009年2月率先将自己当年在大陆所获得的5万余元人民币版税捐出,希望能带动已经在经济上富裕起来的大陆人,一起来参加这项爱心工程。一些朋友们知道了,认为我想用个人微小之力,来激发出大陆人的良善之心,是痴心妄想之举;甚至有朋友用怀疑的口吻对我说:「我觉得你得的不是抑郁症,而是专门能把超我品德发挥极致,满腹梦想计画的躁郁症!」幸而还是有朋友认同我的「傻念」,共同来参与捐书义举。
由於这些受我邀请,选择共同去将爱心送出人士的参与支持,不仅让「爱心点灯」团队在成立不到两年多,就替32间学校募到了10万余册图书,且让当初只是为了替偏远特困区孩子建立图书室的爱心小梦想,发展延伸出了由城市孩子所组成义卖报纸、手工品来筹买书捐书款项的「爱心Bao.Bao」团队;与由偏远特困区受捐助图书学校孩子所组成,将做手工义卖所得捐出购书,送至其他需书学校的「微光爱心点灯」团队等,超乎当初我所求所想爱的辐射。
而当我在把爱送出去帮助别人时,自己也同时获得了爱的治疗,在一步步走向复健的过程中,得到越来越清明的认知-不论多努力,过去的事永远无法改变,与其不停回头为无法重来的遗憾扼腕,不如用「爱」去涂抹伤处,并挺直站好面对这条,既有悲伤又有欢乐;有痛苦、也有医治;有眼泪、也有眷顾;有试炼、也有胜利的路,才能从那些破碎中得到「愈合」。
在继续的未来中,我知道仍然会有充满了不尽人意的痛苦与挫折,但尽管如此,我却信心满满的相信,只要我能保护好让心中的「爱」永不消失,那么即便是活到人生的最后一秒,我一定可以及时寻到那补充的能源,去保持著旺盛前行的力量,勇敢往前迈行!
你的人生是否曾支离破碎过?你是否曾经历过绝望的打击?
虽然每个人「破碎」的原因各不同,但请相信我,用来治疗破碎伤痛的「膏药」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