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上了幼儿园成了"老油条"

(2010-11-10 08:53:24)
标签:

老油条

幼儿园

赞扬

动作发展

吃相

育儿

分类: 郜媽琉璃心

        孩子上了幼儿园成了"老油条"

           文:郜莹

欧阳舒妍老师:

  昨天刚开完家长会,很多家长跟我说孩子上到大班,就没有像小班中班那样懂礼貌了,见到人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子叫得很亲人或是根本就不见,为何会有如此改变呢?

 

  不少家有幼儿的家长,也提到了如欧阳老师这般的疑惑,奇怪原本的小可爱在入学久了后成了"老油条",有些变得没礼貌,有些甚至还学会说粗话和打人。为何孩子上学后反倒"学坏"了呢,这得从"同侪影响"说起。

  曾去朋友开的幼儿园参访,发现在吃点心时,有一位孩子的吃相特别难看,嘴里塞满了饼干还没咽下去,就又站起身子去"抢"盘里剩余的饼干,老师不仅不制止,还把盘子更挪近他面前,甚至见我发出惊异声时,替那孩子作解释:"这孩子听说在家吃东西也是这么的狼吞虎咽!";事隔一个月后我再度去那幼儿园,恰好又逢孩子在用点心,发现几乎所有孩子都变得"吃相难看"起来。当下我有些懊悔,如果最初我见此情形时,能提醒老师:"不要去奖励这孩子不良行为!"的话,应该就不会造成如此糟糕的"同侪影响"了。

  所以你不妨仔细回想一下,当初班上是否有那么几位,或因害羞胆怯不愿叫人肯亲近人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老师们是否因此会投注更多的关注和奖赏些?至于那些虽懂礼貌守规矩,但外表与平日表现并不太出众的大多数孩子,由于让人"省心",反倒让老师疏忽了对他们的关爱与赞扬?老师无心之举,对还分不清是非好坏的孩子,不就等于是"间接鼓励"了孩子"学坏不学好"了吗?

  礼貌属于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不教不会、教了才会。它不像身体动作发展会随着成长自然渐趋成熟,也不像其它事,孩子会基于好奇心和需要在尝试错误中学习,他无法体会到礼貌的必要性,因此要在幼儿园或家中,经由大人日复一日亲身示范学习,与不断予以肯定鼓励才能培养成为一个好习惯。

  因此当看到孩子出现没礼貌会说粗话和爱打人的言行时,一定要做适当的制止,和让其它孩子明白这些行为是"不好的",不让人喜欢的;并且对那些有礼貌、守规矩的孩子予以赞扬?藉由这些公开表扬,让孩子知道不是只有表现坏行为时,才能引起老师关注,好行为表现也能让人"看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