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有梦
文:郜莹
在美国纽约准备考针灸师执照的女儿,突然发了封电子邮件给我,说她想放弃考执照,因为经过深思,她发现虽然仰靠针灸这项技能,能让她在经济上无虞,但是她在纽约这个艺术之都停留期间,却更坚定了她觉得如果能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她应该会更为快乐。因此,她决定暂且搁置考执照之事,转而准备去进修艺术课程。
看到女儿的这封信,我跟所有妈妈同样的反应是想一盆冷水泼下去:
「你都二十好几了,还在做梦?」
「你现在放弃走医学这条路,那过去七年的医学院不是白读了?」
「你以为改走艺术这条路是这么好走的,你想改就能改?」
「学艺术当兴趣还可以,想要靠它混饭吃,等着饿肚子吧!」
幸而在给她写回信的过程中,我的头脑慢慢清醒起来。
我想到自己,不是到了三十好几才开始去做梦圆梦-辞掉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工作,抛夫别子去走访大陆54个少数民族地区,完成做一个专业写作人的梦想。
我不是常鼓励许多人:
「不要让年龄牵绊自己去发梦、逐梦,与停止完成梦想的脚步,只要发现那一件事情是你感兴趣的,去做就是了!」
在当别人替我可惜,如果想要做个专业作家,应该早在读大学中文系时就走上这条路,不该「浪费」了十多年的时间去从事电视与广播工作时,我不是振振有词的说:
「没有任何行过的路是浪费的,只要你是认真努力的走过。」
当年决定以大陆少数民族,来作为自己踏出专业写作题材时,听到的反对声浪中最多的就是:
「想要成为一个作家不是那么容易,不是想当就能当得上的。」
「你以为专业写作这条路好走的啊?有多少作家是能靠写字维生的?」
「你就算想从事写作,也挑个大家感兴趣的题材去写嘛,干嘛要去挑选那冷僻的题材?大家只会关心自己眼皮底上发生的事,有多少人会关心那离自己生活遥远的少数民族啊!」
我不是对这些反对的声音完全不予理会,只听从自己的心声嘛:
「清楚自己想要做的事,然后全力以赴!」
与我相较之下,女儿「觉醒」的时间整整比我早了十年,那么我30多岁都能去做,且能做成功的事情,她为甚么不能去做,我为什么还要去替她担心不能成功呢?我该去做的,不应是阻挠而应是鼓励她将梦想落实,协助她一步一脚印的去踏实筑梦啊!
曾听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在要离开故乡,到异地去开创自己事业前,去拜访家族里的一位长者,请求他能给予一些智能的指导。
当时老族长正在练字,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送给他,然后对他说:
「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年轻人已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让他觉得懊悔的伤心事。
他再度回到了家乡,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但老族长已经在几年前过世。他的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交给他,说是族长生前嘱咐,当他再来拜访时要交给他的。
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的只是人生的一半秘诀,老族长还有另一半有关人生秘诀的三个字未告诉他。他急忙拆开信封,呈现于眼前的赫然是3个大字:
「不要悔!」
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这六个字真是可供任何人做为人生最佳指引的智慧之言啊!
但这六个字也最是知易行难,尤其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父母能做到「不怕」、「不悔」更是难事。
做父母由于「害怕子女不成才」,因此往往会鼓励、甚至强迫孩子,去学习、追求社会上所认可、推崇「有用」、「有发展」的「一技之长」;或是将有一些自己未圆之梦、未竟之志投射到对孩子的期待上,希望孩子能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更有父母盼望孩子能成为彰显自己为其父母的荣耀,而忽略要让自己与孩子能未来不后悔的做法,其实应是去培养孩子勇敢发梦之心,与积极圆梦之力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