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要靠男人才能幸福吗?
文:郜莹
在博客上发表了「结婚是女人一定要走的路吗?」得到了不少反响,但也同时有一些质疑的声浪,其中最妙的是一位博友以为是我本身婚姻出了问题,才会兴起写如此文章之因。
其实起因是出自于,前些时日带女儿去拜访一位经济学者,这位被许多大企业视为企业体制改革救星的学者,在跟我们畅谈他的经济改革理念之余,也提及他如何耗费心力培养小女儿之事,但就在我俩对他教女宏图兴出景仰之心时,这位经济学者却用不无感慨的口吻说:
「其实女人再优秀,也及不上嫁个好老公!」
曾撞见,一位在许多公开场合,对女性主义侃侃而谈的女友,正对她已过适婚年龄的女儿提出教训:
「就算是结婚后离婚,也比从没结过婚来得好!」
虽然社会已进入到许多女人拥有不再是「妻以夫荣」的成就,但是「家庭」对于女性的吸引力仍不曾稍减,许多人(奇怪的还是大多数女人),还是会将结婚生子视作衡量女人一生是否够「完满」的标准。但女人真的只有借着跟另一个男人结合,才能让自己人生圆满无憾吗?
如果是由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梅丽可,以及罗丹的情人卡蜜儿来作回答,想必她们俩人的答案应该都是坚定的「No!」吧?
天性聪颖,自幼就展现数学、语言与艺术方面的才华,为奥匈帝国第一批获准入男子学校就读的女孩之一,在校时数学、物理两科目,超越全班男同学得到最高分的梅丽可,其实在跟爱因斯坦交往之初,就因为她虽然深信「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样拥有一番成就」,但却也认为婚姻与事业无法并存,而向爱因斯坦表示自己不太可能结婚;且在因初跟爱因斯坦交往时,就发现由于自己对爱因斯坦萌生的爱意,而让她从一个独立自主、企图心强、自信心满满的女孩,转变成为一个怀疑自己能力、满怀失望与无奈的人。梅丽可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转变,是来自于爱因斯坦母亲对她的轻视,与爱因斯坦的自私、孤僻、猜忌、无家庭责任感的个性所造成的影响。
然而虽然梅丽可「预见」了与爱因斯坦结合后会带给她许多不良后果,但她却因受困于传统「婚姻让女人一生完满」的思维影响,而考虑到以她不美丽,与走路一跛跛的外貌很难找到结婚对象,因此选择与爱因斯坦共结连理,并且想必是抱持着「感恩」爱因斯坦愿意娶她的心念,而完全将自己的雄心壮志投入成就丈夫的事业;希望能透过丈夫来实现理想的目的,即便她只能在丈夫的成功事业中,扮演一个极微不足道的角色都甘心;可是爱因斯坦却是愈功名成就,就愈将梅丽可摒除于他的世界之外,最后梅丽可在失去自我之后也失去了婚姻。
如果以戏剧来作比拟,爱因斯坦与梅丽可之间的恋情初始,可以说是典型「偶像剧」的才子佳人配。年轻恋人时期的他们,相伴读书、支持彼此的兴趣抱负;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梅丽可,会帮助不擅酬酢的爱因斯坦向教授求情说项;婚后的梅丽可,经常在处理完家事与哄孩子入睡后,帮忙去审阅爱因斯坦工作直到深夜;据说爱因斯坦一些数学运算工作,也很可能是由她来代为执行。
但梅丽可末了的下场,却成了典型中国传统剧中的陈世美抛弃糟糠妻的剧码。梅丽可不仅在爱因斯坦功成名就后成了下堂妻,丝毫未曾分享到爱因斯坦的荣光,靠着爱因斯坦施舍的微薄生活费,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还罹患精神分裂症)深陷经济拮挶困境;甚至在爱因斯坦死后,替爱因斯坦作传与执行遗嘱的人士,还一直把她排除于爱因斯坦的生平之外,不仅对她身为物理学女性拓荒者的地位,以及可观的才智只字不提,还对她的品德极力予以丑化….
在爱因斯坦写给他第一任女友玛莉的信中,有如此一段文字-
女子的灵魂和何等奇异,妳果真相信自己可以透过他人(即使此人是妳深爱的男人)找到恒久的幸福吗?
梅丽可可以说是以自己的婚姻境历,对爱因斯坦这句话做了最好的回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