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世界培训了好丈夫和妻子。
文:郜莹
我唯一喜欢的家事只有做菜,最不喜欢洗碗,其它清扫的工作也不喜欢做。曾问过许多做了爸爸妈妈的朋友,他们也各有喜欢或不喜欢做的家事,但绝大多数的妈妈不论喜欢不喜欢做,还是会包办家里所有大小事,甚至包括孩子自己该做的事-如吃饭、穿衣、清理自己房间….
我则是个被丈夫和孩子宠坏的懒妈妈,除了做饭外其它清扫工作都要等到我高兴做时才做。
看到我厚脸皮的话,大家一定想郜妈的家肯定脏乱的可怕吧?
错,我家干净整洁的程度虽然不能打一百分,但八十分还是有的,因此许多朋友来家里作客都会问:
“家里有请菲佣来打扫吗?”(台湾目前的帮佣多是请价廉的外籍劳工)
“不,是台佣-我丈夫和儿子打扫的。”
这不同以往”郜妈说笑”里的段子是发生在别人生活里的事,这可是郜妈家的真实案例。
当郜妈还是郜姑娘时,就常跟和我谈恋爱的公子们说自己的”辛酸史”:
“还没洗碗台高呢就被轮派要洗碗,只好踩着个小凳子洗。为了逃避洗那些油腻腻的碗盘,读大学时情愿去辛苦打工挣住宿费住校。”
其中有一位公子听进去了,发誓婚后一定让我”十指不沾洗碗水”,这就是我现在的丈夫。而结婚近三十年,只要他在家的日子,我真的没洗过一只碗一个碟子一根筷子汤匙。
既然碗都洗了,那桌子就”顺便”擦一下、地也”顺便”扫一下拖一下,洗衣机里洗好的衣服也”顺便”拿出来挂一下,晒好的衣服”顺便”收一下、折一下….
那郜妈在家做什么?买菜、洗菜、做菜、跟孩子玩、跟他们一起吃东西看书看电视…也是很忙的。
后来丈夫工作越来越忙,经常要出国拜访客户,一出门常达十天半个月,家里不能没人洗碗和打扫呀,于是赶紧培养”接班人”,那就是当时年方六岁的儿子。
为了避免造成儿子如我般厌恶洗碗的情绪,我动了个”狐狸心眼”,就是把洗碗这工作设计成很好玩的”游戏”,既然是游戏就得有些道具,洗碗手套、洗碗精、洗碗布、洗碗盆就是玩”洗碗游戏”的道具,带着儿子去大卖场挑选他喜欢的,顺便也可以教他认识分辨(其实自己也同时学习)各种清洗用具的质量、价格….。
买好道具后就可以进行”洗碗游戏训练”大业了。
我将”游戏场”设到淋浴室,磁砖上先铺上一块旧的大毛巾(便于吸取泼出的油腻)再放洗碗盆,儿子就接手把盆里装水、添加洗碗精和洗碗。
小孩其实都爱玩水,尤其是加了洗碗精后可以打出好多泡泡的水,所以儿子洗碗洗得很高兴,当然期间有发生手滑将碗盘落到地上的时候,不过因为有垫了毛巾,所以损失轻微。
碗碟洗完后,将泼沾了油腻的大毛巾用洗碗精搓一搓,让洗澡间恢复清洁后,就可以让因玩洗碗游戏弄得一身水的儿子”顺便”洗澡了,将台湾”摸蛤兼洗裤兼着干”精神发扬光大。
三岁的小女儿则在一旁做”见习生”,在哥哥首肯下允许她偶而”插花”一下参与游戏。
当然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新鲜感一过就会对洗碗这游戏有些意态阑珊,然而已经”培养”出饭后要洗碗的”习惯”了,收了碗(收碗是洗碗游戏的”前戏”)不洗会觉得”怪怪的”-这是儿子后来当爸爸不在家会自动”补位”洗碗的原因。
但爸爸在家时他就立刻变得”四肢不勤”起来,因为”爸爸会做”。
扫地拖地是另外一个”游戏训练”。
一开始是从比较好玩的”拖地”开始,就是拷贝我自己小时候跟着姊妹弟弟在家拖地的愉快记忆-
每人发上两块半湿的抹布,踩在脚底下当作溜冰板,”咻咻咻”的从房间这头溜到房间那头,整块地都”溜干净”后,再发上一块较大的干布和一条绳子玩”拉黄包车”游戏-
轮流当扯着绳子当车夫,和坐在”抹布车”上的乘客。
为了让扫地、擦桌子、擦窗也让孩子觉得”好好玩”,就去买不同的清扫工具让他们去”搞实验”,还设立”清扫达人”奖,可记点、加分集满若干点分可以换取不同奖励。
做菜是郜妈我最爱的”游戏”,本来不肯轻易放手让其它家人一起玩的,但由于我每年都有两、三个月”不安于家”到处趴趴走做旅行采访,只好放手”大权旁落”,让丈夫和儿女有”篡位”的机会。
当儿子还只比厨房锅台高那么一点时,我就让他玩”西红柿炒蛋”游戏,儿子蕃茄切得乱七八糟,蛋炒糊了,盐放多了,但还没有参与”炒菜游戏”资格的女儿却在艳羡之余给了”我挺欣赏哥哥炒的蕃茄炒蛋”佳评。
儿子后来用电饭锅和烤箱发明了不少”创意菜”,女儿独自一人在上海读书时,也常在家”办桌”请客,所做的菜还颇受同学好评,被请教菜谱哩。
由于丈夫从事贸易工作,所经营的产品中有许多是专门外销到欧美的家庭用工具,耳濡目染下也学习到了老外他们那种”DIY动手做”的精神,儿子自然也被带得喜欢玩俢与做东西的”游戏”,木工、水电工、油漆工都别想赚到我们家的钱,甚至连家里面的画也是我和两个孩子一起”玩着玩着就装裱好了”。
我自认为替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为我替世界上某个女人和男人,培训出一个有极佳动手能力,不会造成婚姻中另一半负担烦恼的丈夫和妻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