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孩子在学会赢前先学会认输

(2008-11-12 17:17:19)
标签:

育儿

分类: 郜媽賣娃

教孩子在学会赢前先学会认输

文:郜莹

跟就读小一与小三的侄子玩大富翁,两个小家伙年纪虽小,却是玩这个纸上游戏的高手,因此只见大侄子不一会儿就坐拥了好几栋房子,小侄子则手握巨款。

面对这样的游戏局势,我自己并不以为意,但两个小家伙却不时小心翼翼的窥探着我的脸色。尤其是在游戏结束结算个人家产,我呈现大败局面时,既赢了房子又赢了巨款的大侄子,和小输哥哥的小侄子脸上不仅不见张扬喜色,反而充满惶恐将坐落在图纸上的房子打乱,个人面前的玩具纸钞拢成公家的

姑姑这次不算,只是你运气不好,我们再来玩一次,一定让你赢!

为了让我一定赢,接下来的那次游戏,两个小家伙不时用眼色和咬耳朵的方式,相互提醒对方不要赢,我既感动两个孩子年纪还小,就能体贴到别人的情绪;却也不免产生了疑惑-

小小年纪就连玩游戏都不愿输人,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小孩会如此重视输赢,是否是被大人教导出来的?

 

后来逛新浪育儿时,在小马淼儿博客上看到淼儿妈妈所写的,有关淼儿和爸爸、爷爷下直放棋的纪录-

淼儿因以极短的时间就从完全不会下棋,到知道给爸爸设局,让爸爸在得意名师出高徒心理促使下,替淼儿口出狂言,向爷爷挑战:

爸爸,您小心点儿,您不一定能赢得了淼儿。只要您稍微疏忽一下,她就抓住机会赢棋了。”

结果爷孙两人对奕时,爷爷居然不按父亲让淼儿先走的游戏规矩,而是采正规对奕方式“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先走,并且是爷爷获得了优先行棋权,让淼儿一开始就尝到了的滋味。

接下来下的三盘棋中,第一局为和棋;第二局淼儿在爷爷用计设局下败下阵来;第三局一开始不久,在一旁观战淼儿爸妈,看到爷爷又布了一个巧妙局,没发现淼儿的局已先一步赢了爷爷,而误下判定爷爷又赢棋后,淼儿发怒将棋盘一扯说不公平!即便后来家人承认错判,而予以修正结果为淼儿先一步赢了爷爷,但是尝到输的滋味的淼儿却严重表态,再也不和爷爷下棋!

 

让我觉得惊讶佩服的是,在面对这场下棋事件,淼儿妈妈没有像一些父母,将淼儿这个输棋事件轻视为就是小孩子赢得起,输不起的闹脾气嘛,而是深一层的去躬身自省,淼儿会出现那些突槌言行(台语超人意料之外),父母是否也该负责任?

然后检讨归纳出原因出在,淼儿爸爸的高度赞扬,让淼儿过度膨胀了自己的能力,产生轻看敌手的心态,因此尝到输棋的滋味后,又受到错判的委曲,在不服气、失败等各种复杂心理的促使下,就呈现出输不起的情绪表现了。

 

看完淼儿妈妈的博文分享,引发我另外一个思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种教育观念,是否替许多父母设下了教养的陷阱教养孩子是否更该去强化的是学会赢前先得学会认输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