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由捡到偷,父母造成
(2008-11-07 10:31:35)
标签:
育儿 |
分类: 郜媽賣娃 |
孩子由捡到偷,父母造成
每天黄昏时分,我会去小区内的健身房做锻炼,几乎都会遇见几位带着刚放学孩子在那里边做锻炼边聊天的妈妈,由于我的”妈龄”够资深,并且曾养儿又育女,因此当这些新鸟妈妈们碰到一些育儿上的疑难杂症时,都会想听听我的意见。
一天我刚踏进健身房,圆圆妈妈就立刻迎上来低声问我:
”能跟妳单独谈一下话吗?”
然后在疾疾把我拉出健身房后迫不及待的说:
“圆圆老师今天找我去学校谈话,说圆圆在学校偷拿了同学的金项链。”
“爸妈怎么能让一年级的孩子,带这么贵重的东西去学校呢?”
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如此,圆圆妈妈也点头称是,但据老师说,是孩子为了向同学炫耀她姥姥送她的生日礼物,在父母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带去学校的。在第二节下课时,发现金项链不见了,老师在先让拿了这位同学金项链自己承认错误不果下,决定搜查每位学生的书包,结果在圆圆的小钱包里,发现了金项链。圆圆不承认自己偷了那金项链,只说是她在地上捡到的。
“我真觉得丢脸死了,偷了人家东西还撒谎!”
圆圆妈妈气急败坏的说。
“我认为圆圆没有撒谎,一定是她在地上捡到的。”
“就算是捡到的,这么贵重的东西,也应该还人家啊!”
“圆圆不知道她捡到的这条项链是很贵重的,她以为跟她平常捡到的橡皮擦、铅笔、发卡…是一样可以占为己有的东西。”
“圆圆怎么会有这样的观念?我可没这样教导过她啊!”
我笑了笑,将话荏一转说起自己孩子在读幼儿园时,曾有几次,我在他的衣兜里找到一些不属于他的东西-一颗钮扣、一粒弹珠、一块用了一半的橡皮擦、一根彩色的皮筋….虽然都是些不值钱的小东西,但我还是问了他们这些东西的来源,他们不是说是小朋友给他的,就是说是被扔在教室或游乐场地上他捡的。
初初我在得知这些东西的来源,并非是他们用不正当的方式得来的后就安心了,并没有去制止他们,不要去捡取这不知是谁掉的或不要的东西;也没有去教导他们,在捡到东西时要教给老师,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直到某天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台湾俚语-
细汉偷针,大汉牵牯。
其意就是说小孩时随便拿人一根针,家长如果忽视不予教导,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偷牛的贼。
我立即醒觉到,当孩子幼小时,如果轻忽了教导孩子不可任意将捡取到的东西占为己有,孩子迟早会因没有建立”他人物”与”自己物”的正确观念下,养成从”地上捡的”变成”桌上拿的”,再发展成”抽屉拿的”、”皮包里取的”、”口袋掏的”….这些不告而取的偷窃习惯,并且在偷出瘾头后越偷越大,最后真正变成一个惯窃。
在说完我的育儿经历后,我问圆圆妈妈在发生圆圆拿同学金项链这事件之前,圆圆是否有经常带些不属于她的东西回家?圆圆妈妈点头称是,并说她在发现这些东西时,也曾问过圆圆这些东西是哪来的,圆圆都说是捡来的;圆圆妈妈甚至还有在带圆圆在小区玩时,看到她在小区的游乐场、公园,捡人家掉在地上的一些小珠子、亮片…等东西玩,有一次圆圆还捡了一条断了一半的手炼,圆圆妈妈不仅让她带回家来,还帮她修理好让她戴着玩。
回忆起这件事,圆圆妈妈露出羞愧的表情说:
“肯定是我那次让她将手炼捡回来,还帮她修好给她戴在手上,让她以为只要是掉在地上的,谁都可以拿去变成自己的东西…我自己犯了教育上的错误,还怪孩子不好,我真是对不起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