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菜鳥媽媽"的我
该不该坚持喂母乳
文:郜莹
「喂母乳」成为目前世界潮流,中国的年轻妈妈们也很快的跟上脚步,将「喂母乳」视为作「好妈妈」的首一评断标准。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妈妈因为体质问题分泌不出母乳;或是孩子因为出生时因严重黄胆暂时不能吃母乳,等到终于黄胆退了可以吃母乳时,孩子却因为啜吸母乳费劲,也习惯了配方奶略甜的口感而排斥吃母乳….总之就是无法「尽到」好妈妈的第一职责啦,而让新手妈妈们产生焦虑、自责,生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
当小娃娃打上一个小小的喷嚏,妈妈就开始紧张:
「宝宝好像有过敏体质哟,八成是因为没吃到最有营养的初乳的关系。」
在观察自家的娃娃似乎比别家吃母乳的「型号」小上那么一点,妈妈立刻就觉得自己让娃「输在了起跑点上」。
我在做「新手妈妈」时,台湾妈妈们时兴的是吃国外名厂出产的配方奶,只有极少走在浪尖上的专家或医生鼓励喂母乳。由于我在婚前曾担任电视台医药记者,在观念上就「走得比别人快一些」,于是基于想给孩子「最好的」,也多少夹有些要表现出「新时代妈妈」不同风格的虚荣心理,我坚持做一个「喂母乳的妈妈」。
然而孩子却不肯搭配「慈母乳儿」的演出,先是在初生时黄胆指数就偏高不能吃母乳,七天出院后则是任凭软求硬磨就是「威武不屈」的不肯吃。为了解决我在生理(涨奶)和心理上大发的母爱,只好藉由挤奶器将母乳挤出装入奶瓶内再予已喂食。
而当年由于娘家至我家交通不便,跟我年龄差上一大截的小弟又恰好逢高考,我既不能回娘家做月子,母亲也不便来我家居住照顾;加以夫家的母亲早逝,丈夫也忙于工作无法协助照管,一切都得我自立自强的担负起来。
于是我每天周旋于挤奶、热奶、喂奶、替孩子更换尿片、清洗奶瓶与更替下来的婴儿衣物…每天能躺在床上的时间不超过四小时,并且因为劳累与睡眠不足,我吃不下去任何食物,也没心力替自己做营养餐点,但奇怪的是奶水依然充沛。
来探访的友人听到我的诉苦抱怨后,纷纷建议我不必执意喂孩子母乳,先把自己身体顾好才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材烧」,走更长远教养孩子的工作,我不仅听不进去,并且在得知「初乳」的营养价值对孩子的健康更有助益后,还懊悔不迭自己当初为何没有将「初乳」冷冻保存给孩子喝。
如此「含辛茹苦」的喂养儿子一个月后,在实在「冻未条」(台语「撑不住」),腰酸背痛身体衰弱到听见孩子在哭都爬不起来,担心自己「壮烈成仁」让孩子成为孤儿的考量下,才终止了母乳的喂脯「大业」,但却已落下病根。
在孕育女儿时,或许是基于「第二个照猪养」的心态使然,亦或是「母智已开」,因此虽然也动有要喂养母乳的念头,但在一得知女儿也同样有黄胆指数偏高的问题,立刻就「睿智」的下了打退奶针的决定。
虽然没有吃到母乳的女儿,在健康表现上好像真的比她吃过母乳的哥哥来得差一些,但我因已学习到「老鸟妈妈」的「淡定」,不会再「跟自己过不去」的胡思乱想些有的没的来自己吓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