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郜媽賣娃 |
在「安全」教养法上转个弯
文:郜瑩
年轻时曾有人问我:「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希望能重新经历哪一个时段?」
我毫不考虑的回答:「我希望能重新再过一次大学生活。」
因为在入大学前,我就极其清楚自己未来的定位,知道可以从学校教育中学习到什么;清楚如何利用课余时间争取去一些单位实习,培养实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是「工作等着我去选择」,而非「如无头苍蝇般的到处去『求』工作」;也不曾放弃参与校园活动…
因此,我的大学生活过得十分幸福无憾-学习到了也同时玩乐到了。
我一直认为这是上天厚待于我天生的「本事」,直到我自已做了母亲,方才彻然领悟到,我之所以能有今天一点「不一样」的成就,不被视为「平庸之材」,完全是靠着我的父母许多看是「无为」却是「有治」的教育。
父母对我的教育,也影响到我在教育自己孩子时的观念-
藏起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不用「模具」去打造合乎「社会标准」样式的「哈佛、清华、北大生」,而是用爱心、细心、耐心、宽心与信心,去相信「上帝给笨鸟也准备有一些矮树枝」,天生我才必有用,世上没有无用的「废料」,什么样的东西都能派上或大或小的用场,总能在某些方面显现出其特有的价值。
不畏惧「给了孩子快乐的童年,就会欠他一个『成功』的成年」。
放宽心去耐心等待孩子能像一棵生长在深山野地的花或树,自自然然从从容容的长大,或蔚然成荫,或缤纷多姿。
不假爱之名,去替他们施肥催长、修枝剪芽、抵挡风雨,让他们去经历风、经历雨、经历严寒与酷暑….
让自己在「最安全」的传统教育思维上转个弯,去松开「应该」、「不准」、「不许」…捆绑孩子心灵手脚的枷索,让孩子能按照他自己的心志,以他自己的速度,去寻找到自己的坐标,朝着自己或许平凡却不平庸的理想人生前行。
和父親玩鬥草(攝於兒子小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