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郜妈上新浪视频啦
想要听郜妈「碎碎念」的旧友新朋,欢迎点入
http://video.sina.com.cn/baby/health/v/2008-01-29/0012802.shtml
前两天在博客上发表的「两岸老人代孩子」的话题,抛砖引玉到博友不少精辟的论述,和某位博友用很强烈的语调责骂:
「活该,一错再错做你孩子真倒霉!」
我认为这位没有具名的博友,并没真正弄懂我写这篇博文的用意,就做如此批评极不公平,就愤而删除调他的言论,也兴起写另一篇「隔代教养」的文章,希望能藉此文说完我前篇未严尽的想法。
郜妈爱说笑
李妈向朋友诉说她婆婆的错处,在愈说愈气忿下,突然转头问她的小儿子:
「如果妈妈和奶奶吵架,你要站在哪一边?」
孩子很快想了一下,然后坚定地说:「站旁边!」
郜妈侃一侃
上海女友去年如愿生了一个「金猪宝宝」,举家欢腾,庆百日时在和平饭店席开十六桌,因为这个「小猪仔」可是她家和丈夫家第一个「金孙」。
结果这场喜宴却因「抢孙」事件,让两家老人闹得不欢而散。
原来,疼孙心切的「四老」,都抢着要来充任「褓母」,为了「两边都不得罪」,女友最后只好做出辞去工作担任「全职妈妈」的决定。
结果这「全职妈妈」没做上半年,她就大叹:
「在家带孩子,简直比上班还要累上千百倍!」
因为跟公婆同居一处的她,为了避免儿子被二老给「爱杀了」,而经常要跟公婆展开「斗智、斗勇」的护犊工作。
「『鱿』那么严重吗?!」
虽然曾耳闻和亲眼目睹过长辈宠溺孙辈的「实况」,自己的孩子也曾在「隔代教养」中,发生过一些遗憾事,但事后静心检讨起来,会造成这结果,不能将一切过错都赖到长辈身上,做子女、媳妇的我也有错-
错在太过「挟子自重」,把自己放到「领导」的地位,将帮忙照管孩子的长辈视为「下属、诸侯」,做对、做好的事视为当然;虽没像一些领导般,总是睁大眼去「找碴」,但也极少以真诚的言语行动去表达过「感恩」。
其实替子女带孩子,对必须拖着年迈与日益衰老的身躯,来照顾正在成长、发育孙儿们的长辈来说,不仅在体力和财力上均是极大挑战,现在还得背负着担心「宠坏、没教好」孙辈的精神压力,你以为容易吗?!
这也就是目前在台湾城市里,年岁如我可以当「阿妈」的女人,情愿出钱替结婚生子的儿女顾褓母,也不愿去做那「猪八戒照镜子」带孙子的工作。
所以当一位把「绝不帮儿女带孩子」挂在嘴上的女友,居然让女儿将孩子送到家来,由她和请来的一位褓母一起照管起孩子时,每个人的都准备看「母女大战」的好戏,结果外孙女在他家安安宁宁长到了两岁,女儿再度怀孕,生下来的小鼠仔还打算往娘家送。
女友现在摇身一变成了「隔代教养」的支持者,她的理由是-
祖辈因为较年轻父母有较充裕的时间、精力及耐心,去陪伴孩子、耐心去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因为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祖辈所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也较能提供给孩子较愉快、宽松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等这些优质的教养。
她也不否认的确对孙辈,会比对自己孩子来得宠爱、迁就些,比较容易「没有教养原则」,因此不免会和女儿发生矛盾、冲突。
她女儿大概一方面是仗势着对方是自己的亲娘,又瞧出来母亲带孙子带出了兴味,不会舍得放手孩子不顾,所以批评起来就没轻没重。
女友一开始自觉是有些里亏,后来实在不堪被女儿视作「村妇」般的斥怪,便也来了气,竟发展成跟女儿对着干起来-
对孩子同一种行为,你赞扬,我便斥责;对孩子的某种要求,你限制,我就偏满足。
面对完全相悖的教育要求,不仅帮忙照顾的褓母无随适从,最可怜的是那小娃被搞得「雾沙沙」,行为规范完全迷失了方向。
有一天两个大人又在为教育孩子对吵不休,实在看不下去的小褓母说话了:
「不都是为了爱孩子么,嘛地就不能好好的说呢?」
女友一下子被敲醒了-
她和女儿这样对着干,哪是爱孩子啊?
她在冷静下来后,省思到在面对孙子的教养,应把它看作是和女儿合开「股份有限公司」,女儿才是决定教养方向的「董事长」,身为祖辈的她只不过是「董事之一」,只能做亲子教育的补充,绝不能越厨代庖。
如此才既可以通过隔代教育减轻儿女的教育负担,又能为祖辈带来生活乐趣;孩子也能从父母那儿感受到严格和理智,和从祖辈处体验到宽厚、慈爱。更可以让孩子在与父母和祖辈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策略去对待不同的事情,让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能形成一种互惠互补的合作关系。
想通了,她和女儿平心静气的讨论出,双方必须遵守的一些教养原则。
也同时发挥她对自己子女的教养权限-
教导女儿在提出任何批评前,要先思「妈妈曾做好、做对的大小事」,用「感恩话」做开端、结束,中间再夹「建议、看法」。
最后他意味深长的对女儿说:
「你在做,孩子在看!你对待我的态度,也就是你孩子未来对待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