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攝於兒子5歲女兒2歲
郜妈上新浪视频啦
想要听郜妈「碎碎念」的旧友新朋,欢迎点入
http://video.sina.com.cn/baby/health/v/2008-01-29/0012802.shtml
究竟什么才是传家宝?
什么才能被子子孙孙视作珍宝,代代传承下去?
当我在观赏电视中,一个个来宾将家中的「传家宝」拿给古董专家们作鉴定评价时,我的心里不禁泛起如此的疑问。
一位「家大业大」的朋友,曾跟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说:
「如果人可以选择出生的家庭,我希望能跟你们交换。」
我们多不明白「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愿舍弃「一辈子都花不完」的家当,而宁愿降生在平凡人家的心愿,究竟贪图的是啥?
「只是想能和你们一般,可以『收藏』到一些,父亲同在晚餐桌上听我们孩子讲话吵闹、跟我一起看图画书、陪我打球游泳、替我系上松掉的鞋带、熬夜帮我赶劳作….供我在想起父亲时,除了钱,还有让我感觉到温暖想念的东西。」
这位朋友后来自己做了父亲,但他似乎「忘了」-
他曾说过对他父亲的期待。
在写作博客时,我经常写着写着,就走进了「时光隧道」,忽而为人母亲忽而为人女儿的,将许多以往从未将其连结到一起的往事和观念,以「抽绳头」的方式,找到了那原点。
我看到了父母对我的教养,是如何悄悄的「遗传」到我的教养观念上,又深植入儿女的思维里。
曾看过一本心灵治疗的书,书上提及-
人一生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
另一个是进入婚姻生活后所建立的家,也就是自己“当家”的家。
「原生家庭」就是指个人从小成长的家。
而「原生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往往会延续到日后所经营的新家庭、塑造出的下一代。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强迫性重复」。
比如小时候曾被父亲轻忽、虐待,对下一代可能会产生两种极端的倾向:
一种是重复模式,不自觉地成为打孩子的人;
另一种则可能是过度溺爱、完全不管教孩子。
除非他有很警醒的自觉心,和坚持要改变的决心和努力。
我对上天充满了感谢,祂是何其的厚待我,让我能在一个以「爱」作为「传家宝」的原生家庭中快乐自由的成长。
并自然而然的将这个「传家宝」-爱,传承到我对孩子的教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