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27日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对生物系的学生做了一场演讲后,我捧着一束学生送的鲜花去搭乘公交车返回借住处。
虽已避开了下班的高峰期,搭车的人仍不少,但那些上了一天班脸色疲惫的乘客,在登车时却自动的对举着花的我「保持距离」,以避免碰伤了那束娇嫩的花。
在车子摇摇摆摆的开动后,突然身后响起乘务员脆亮的京片子:
「那位拿着花的师傅,到这儿来!」
我惶惶然的转过身去,不知道为何会被乘务员「点名」,难不成北京公交车还有不准乘客带花上车的规定?
「你把花先交给我给你捧着呗,你过来站到我这儿。」
乗务员跟我喊完话,又转身对站在他身旁那个年轻人说:
「挪个身呗!您,让这师傅好站过来。」
待安排好了我的「站位」,乗务员把花递还给我,然后用松了一口大气的口吻说:
「这样您就不必担心花给人不小心碰坏了。」
清清淡淡的一句言语,却似一只暖暖袋,温温柔柔的熨热了我的心。
这就是北京人的温柔方式。
没有华丽的词藻、温柔的声调、彬彬有礼的动作,只有自然发乎于心「惜物爱人」的朴直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