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郜媽賣娃 |

兒子跟他的班主任
笑一笑
彬彬眼泪汪汪的对老师抱怨:
「我也有不喜欢你所做的事情,但是我有因为这原因,就去一直找你的爸妈吗?」
侃一侃
我是一个喜欢去找老师哈拉(台彎火星語聊天之意)的家长。
我的孩子不是尖子生,也不是那种令老师头痛的问题生;是那种貌既不出众,个性也不特别活泼讨喜,也没有惊人才艺表现和领袖能力,有的只是老实本分…
这样「买一打可以再奉送一模一样一打」的孩子,就像恒河里的一粒沙子,很容易就会被忽视。
我希望老师能注意到我的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让老师能够认识我这个家长,清楚明白我是一个「愿意全力配合老师,一起来教育好孩子」的母亲。
我用的方法就是找老师去哈拉。
透过哈拉的方式,先让老师得知「我是顶他」的;再让老师了解我孩子的个性,以便于因材施教…..
一个学期内,我大约会找老师(包括教授不同课程的)去哈拉上个三、四次。
时间的分布点大概会选择在开家长会前,约在学期刚开始的第三个星期。
再来就是学期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月考的中间。
第三次大约是在学期要结束前。
偶而会多的那一次,多半是老师过生日(选在生日前一两天),或有其它个人喜庆(都选在喜庆前后)。
有一次,我跟儿子的老师哈拉到一半,老师突然问我:
「家石妈妈,你这样勤快的跟老师保持联系,是不是因为你对家石有很大的期待啊?」
「我不懂老师所说『期待』的意思。」
「就是希望孩子考上重点学校啊。」
「不,我只希望孩子考上离家近的学校就好。」
「你难道不盼望孩子能考上第一线中学吗?」老师显出惊讶的表情。
「当然也曾想过,不过我很清楚,以我孩子不是特别聪明的天资,要考上那一线中学,一定得非常用功读书和加强补习。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在回想到自己学校生活时,除了读书、补习,没有其它快乐回忆。」
老师对我所说的话,没做任何的言语响应,但眼神中却显出感动的表情。
事隔没多久,儿子从学校带回一个消息-
老师选他参加演讲比赛。
我大吃一惊,连忙打电话给老师,先谢谢他给儿子这机会,再表达自己的担忧:
「家石胆子很小,跟不熟的人讲话都会脸红,让他去参加演讲比赛不合适吧?」
老师问:「你有看过家石演戏吗?」
我回答「没有」,老师说:「那我明天让家石带个磁带回来给你听。」
次日儿子带了卷,据说是他们班级参加全校戏剧比赛时,老师替他们录制的磁带。
跟儿子同校的女儿指出,磁带里那个说得一口字正腔圆戏辞的演员,就是儿子!
我半信半疑的向老师求证,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师问我:
「你还担心家石没能力参加演讲比赛吗?」
我回答:「还是担心。」
因为参加过各种不同校内外演讲比赛的我,深深了解那种参加比赛时,唯恐忘记讲词的压力。
「感谢老师对家石的信心,不过我担心从没单独上台经验的他,万一发生在讲了一半忘了讲词的事,会让他从此怕上台讲话。所以能不能让家石先从参加,有份稿子拿在手上较安心的朗诵比赛开始?」
老师接受了我的建议,改由让儿子参加朗诵比赛。
那次的比赛儿子得了第二名,曾教过他的老师都说:
「嘿,没想到家石是匹黑马耶!」
我想,如果没有那次跟老师哈拉,让老师了解我这做家长对教育孩子观念的机会,老师大概也不会想到,给看起来「不是最好」的儿子,一次做「黑马」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