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计科学:自得其乐求己言(4-2)

(2008-09-24 21:23:59)
标签:

财经

教育

文化

知识/探索

分类: 博主会论

会计科学:自得其乐求己言(4-2)

2006年由中国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发展  比较  协调》(3-2)

 

但回溯我国自1988年开始着手研制、1992年颁布并于1993年实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以及1997年开始发布具体会计准则以来的工作进程,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厘清的相关理论问题。因此,在当前会计国际趋同的大势下,深入研究会计准则制定、协调与趋同过程中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全面研究其他国家或地区会计国际协调或趋同过程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与教训,系统研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分项研究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结构和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异同,以及专门研究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完善过程的实施效果等问题,对提高我国现阶段在会计国际趋同理念下的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质量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于20048月即以《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国际协调问题研究》为题申请立项,得到了湖北省会计学会度重点会计科研课题的资助,课题编号为2004HBKJ002该项目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许家林教授负责设计与主持,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部分较有影响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发展比较协调》一书即是以该课题最终研究报告为基础而形成的。

本书共设17章,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即与会计准则建设和发展这一主题相关的基本理论研究(第一篇  基础研究)、会计国际协调与趋同的发展态势研究(第二篇  协调研究)、中国会计准则运行与综合协调研究(第三篇  运行研究),以及中国会计准则与IASs/IFRSs的比较研究(第四篇  比较研究)等。本书由许家林提出撰稿纲要并负责全书内容总纂与最终定稿工作龚翔负责本书最终定稿的协调及相关助理性工作。各章的撰稿作者为:第1章(许家林、王昌锐);第2章(许家林、訾磊、王昌锐、邱泽新);第3章(王昌锐、许家林);第4章(蔡传里);第5章(蔡传里、杜安利、蔡晓颖);第6章(蔡传里、夏毅);第7章(蔡传里);第8章(许家林、冯俊、王辉);第9章(张华林);第10章(陈丽、许家林);第11章(王辉);第12章(王辉);第13章(龚翔、王辉);第14章(龚翔、王辉);第15章(王辉、龚翔);第16章(龚翔、王辉);第17章(龚翔、王辉);附录(许家林、王彦斌)。此外,张华林承担了作为书稿基础的课题结题报告总稿初步统稿工作与部分终稿的校订工作;王昌锐、蔡传里和龚翔分别负责本书第13章、第47章和第817章书稿的初步统稿与部分最终稿的校订工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公文、沈王月、申慧慧、李利、陈燕和谭松等参与了本书初稿形成过程部分内容的相关协助工作。

在课题研究以及本书最终定稿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以及相关成果,在此对所参阅的文献著作权人一并致谢。尽管我们在书中详列参考文献,但若仍存疏漏则请有关作者谅解。

值本书出版之际,我们真诚感谢湖北省会计学会对构成本书基础内容的课题研究提供的资助,同时更要特别感谢立信会计出版社以及张立年教授和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院长汪祥耀教授对本书出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环境的形成与不断变化,对会计国际协调与趋同问题也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而各国参与会计国际协调或趋同的实践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故其也是一个不断永续的研究课题。由于我们专业水平所限,书中定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并赐教。

2006628于武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