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羚(impala)
标签:
野生动物黑斑羚坦桑尼亚肯尼亚 |
原创照片,请勿转帖,谢谢!
黑斑羚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中型羚羊。黑斑羚,即impala这个名字,缘自祖鲁族语言,意思是长角的瞪羚。黑斑羚广泛分布于东南非的热带稀疏草原地带,总数达200万只。
以前人们认为,黑斑羚跟瞪羚、糜羚同属一个羚羊类别。现在,黑斑羚被列为羚羊亚科中的一个独立种,根据DNA分析,可以分为两个亚种。即:
- 黑脸黑斑羚 - Aepyceros melampus petersi
- 普通黑斑羚 - Aepyceros melampus melampus
雄羚长有一对长角;
黑斑羚身高为73~92公分。公羚羊体重从46~76公斤不等,母羚羊37~50公斤。无论公母,屁股两侧都有一条狭长的黑斑,跟短尾巴一起,组成类似中文里的“川”字。公羚长有一对长约90厘米的角,母羚则不长角。
黑斑羚习惯生活在灌木丛地带,有时也到浅草地带活动。它们主要以树叶为食,从树叶和嫩草中汲取水分,能够一周左右不饮水,也不用像斑马、角马那样长途迁徙,寻找水源。黑斑羚的天敌依次是花豹、猎豹、狮子和野犬。
母羚羊和幼仔通常集群活动,数量可达200只。一只成年公羚羊通常在水草丰足的地方建立自己的领地,当母羚羊群前来寻找食物时,公羚羊就设法占有她们,并与她们交配,生下自己的后代。如果有其他公羚羊擅闯领地,既得利益者立即将其驱赶出去,有时会发生激烈打斗。失败的一方,将被迫离开母羚羊群,失去了交配的权利。首领公羚羊也会将自己的雄性后代赶出群体,让他们自谋生路。同时,它也尽力防止母羚羊离开自己的领地。
被赶出群体的年轻公羚羊,以及一些挑战失利者,会组成一个临时的单身汉群体,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向首领公羚羊再次发起挑战。
准备!
暴雨中蜷缩起来;
单身俱乐部;

屁股上的“川”字。
如遇敌害,黑斑羚群在瞬间一哄而散,不时高高跃起,以扰乱捕食者的视线。黑斑羚一跳可达10米远、3米高,速度达80~90公里,非常轻盈,好像草上飞,因而得到一个绰号“飞羚”。摆脱捕食者后,它们通过散发一种特别的气味寻找同伴,再次聚合在一起。
普通黑斑羚是非洲最常见的羚羊之一,约占羚羊总数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和卡加多,坦桑尼亚塞伦盖蒂、鲁阿哈和赛卢斯,赞比亚卢安瓜峡谷、博茨瓦纳奥卡万戈、津巴布韦赞比西峡谷、南非克鲁格,以及一些私人保护区。黑面黑斑羚主要生活在纳米比亚的埃托沙和某些私人农场。
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我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