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叶豪
(2020-02-19 18:33:11)
标签:
那段岁月 |
分类: 凤凰花 |
- 对2014年的大田一中,叶豪是一根救命稻草。
- 2009年池昌江考上清华大学之后,一中连续五年没有人再跟进了。按照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的评价,一中已经出问题了。尤其是2013届,“成绩最好的学生只能报考厦门大学”,更是把这一严峻的形势推向悬崖。官方砍伐了“三林”,以解民愤。当然,这是玩官场的人惯用的伎俩,把大责任细小化,打包推卸给某一个责任人,让社会的舆论枪口齐刷刷地对准一个个人,成功地转移了从政不力的视线。不过,林再生同志家底还是不错,出了一中,又去了进修学校。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是重用。进修学校是业务主管部门,涵盖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林镛同志当了主任科员,结束了课改工作和局长职位。也许是物极必反吧,改革为了谁的问题没有弄清楚,最终都会是这种结局。
- 2014有叶豪,这是全大田人都知道的事,而且他必须上清或北,上不了,就是事故,也将继续有人为清北的脸面埋单。百姓就是百姓,他只要知其一,不必知其二。他只要泄其愤,却不管真相与否。
- 叶豪数学能力强,高一就获得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高二年就获得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福建省赛区一等奖。于是,大家就认定他一定是大田一中的救命恩人。事情开始的时候就把结果定性了,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作为学校,压力山大。社会都说了,叶豪一定会上,若结果丢了,那又是学校特别是校长的责任。再生校长私下说过一句发泄压力的话:这个校长可以当,大便都可以吃。窃以为老校长能说出这样的话,外人是无法理解他的内心的。做了才知道,校门之外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类。说容易,做成太难。
- 叶豪不能有闪失,对待叶豪的学习生活,那就是百倍呵护。他的学费为零,这是前任校长招生时许下的诺言。学习上,放在尖子班,配备最强的老师,这些都不是问题。很多人质疑大田一中老师教学能力有问题,我觉得不是,那些培养出多名清华北大学生的老师,都还在教学岗位上,他们不可能故意不培养清北的学生。社会对老师的怀疑,那是不负责任的信口雌黄的恶口。生活中,有一大批的人是为说长道短而生的,天生的口头时事评论员,他的观点就是盖棺定论的,没有道理可讲。清北学生,那都是顶尖的智商,他在万人口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就像傻瓜的分布概率一样。一万个学生,一般会有一个清北的学生。另外,我觉得来自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老师面对每年高考的变化而采取的教研策略,也是主要原因。回头看看三十几位考上清北的同学,都不是死读书之辈,其自我发现纠正问题的能力强,后期自主进步的能力强大,这如古话说的,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顶尖的学生,有强大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就像春天到了,鲜艳的花就开了,春风不偏心,就看树木的造化了。这种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叶豪的综合成绩在年段前十名至前五名之间,偶尔也有前三名。靠高考成文化绩录取清北,叶豪是有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按常规,上清北的学生各科成绩分布是这样的,语文125,英语138及以上,数学138及以上,理综272及以上。语数英3科总分要达到或者超过400分。实际情况,叶豪的语文、英语基本达不到学科底线要求,语文能有110上下、英语120上下,就阿弥陀佛了。数学上140没问题,理综达到260比较正常。叶豪的文化成绩若是能考出640-650,已经很出色了。所以,2014年大田的高考红花要绽放,还得靠叶豪的数学特长。
- 有三个机会可以帮助叶豪加分。一是获得全国数学奥赛福建省队队员资格并取得好成绩(若进入前六十名,直接录取)。二是获得清华、北大自主招生资格并考出成绩获得加分。三是福建省优秀学生加十分。
- 毫无疑问,老师、学校全力以赴帮助叶豪同学争取这三个机会。省级优秀学生是在市教育局帮助下获得的,大田一中能否靠叶豪在2014年摆脱被大田领导百姓诟病的局面,市教育局也关心,这个帮助是必须的,也是给力的。进入省队的事,靠叶豪的实力。老师和学校只能做后勤工作。结果,叶豪以201分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进入省队。当日林先丁段长问我是否要去福州找找人,确保省队的资格。当确认叶豪是第二名的成绩后,我决定不找人了。若是成绩在六或者七名,那就有许多文章要做。省队队员大概就六七名。踩点的,有的被查分查出去了。这方面福州的学生近水楼台,外地的学生会很吃亏。后来了解到第一名的是福鼎一中的初二年学生。叶豪靠自己的努力和数学特长争取到了参加全国数学奥赛的机会,这就意味着,他有机会获得加分,10分至60分看实力。就因为省队的资格,北大发来了参加自主招生的邀请,真是一路顺风啊!为了双保险,学校还为叶豪在网上报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从时间上看,还是可以的,北大早一天,清华迟一天。要是审核通过,去一趟北京就可以参加两所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这是梦寐以求的事。
- 看起来,叶豪将不负众望。那么谁带叶豪去北大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谁当指导老师?作为校长,我还真没有想过这个事里边还有许多利益参杂着。因为我是公务员,不评职称的,所以对指导老师一类的证书没感觉。段长来汇报这个事,说很多人要带队去北大。我说,你是段长你确定一个最适合的。段长似乎有难言之隐。后来,我了解到老校长也想带队去。我问了人,这合适吗?多人都说不合适。这里边就是存在一个争抢着去的问题。我问,那谁去,你们都没意见,也不好争抢?他们说出了我心里的决定,校长亲自去。我说好,那就我亲自去了。我说我是中文的,对数学不懂,还得一个适合的大家不争抢的老师去。大家都心照不宣,陈老大。就是陈秀生老师,数学教研组长,临退休暂时没有教学任务,德高望重,最合适。我说,陈老师去,北京更熟悉,他女儿北大毕业,在北京工作,有许多事可以帮忙的。
- 陈秀生老师是很负责任的人,我们3人的往返机票、住宿,都是他和女儿陈珺去料理的。住宿定在北大南门外对面的小旅馆,200多块钱一晚上,定两间。主要原因是离北大和清华都很近,便于叶豪步行参加考试。后来住了才知道,河北衡水中学也住在这样的小地方,图的就是近。
- 学校公车宋我们到厦门,中午吃一碗海鲜面。我们从厦门高崎机场出发,到北京机场,有校友派了车来接,直接到了住宿地。我和陈老师住一间,叶豪单独住一间。我对陈老师说,到了北京,你就是叶豪的保姆了。叶豪需要什么,你都得辛苦去完成。日常的开水,三餐的吃食。小旅馆有小食堂,但吃得极差。后来,早餐由秀生老师出去买回来。一袋豆浆和馒头、包子。中晚餐在小食堂、也有外出街上吃。
- 我关心的是清北考试双保险的事。记得是2013年10月29日到北京。当日晚上,学校反馈叶豪在清华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未通过。这个消息,整得我一夜不能眠。我当即找了校友,请求帮忙叶豪整个清华自主(学科特长类)招生的资格名额,我说这个事将影响到母校的顺利发展。校友没有二话,就去找了门路。次日,北大笔试考试。晚,其针、永泉等87届校友为我接风。在去吃饭的路上,继续强化了清华考试资格的事。当晚,我喝了些酒。酒,帮助我临时忘记一些烦恼。叶豪说,北大的数学第一门考试感觉很不好,没什么希望。我劝慰说,不要紧,继续准备,也许还有清华的机会。
- 等北大公布进入面试结果的这天上午,到国家计生委挂职的湖美老乡来看我,下午校友陈有监带我去了新东方喝茶。高楼之上,望京城繁花,令人眼花缭乱。但我心不定,对中介秦小姐介绍出国留学的许多事宜,我都没听,像是行尸走肉一般,内心十分压抑,特别是得知叶豪与北大的面试无缘之后,更是觉得京城深似海,没有实力,还真不敢来。而我的心里真是在祈求有神相助,让叶豪能获得清华的考试资格。下午五点出头,清华的老师发来一个短信:明天九点,荷二值班室报倒。
- 天啊,争取到了。感谢叶豪同学的贵人。
- 当晚,陈有监校友请吃饭。我说,戴上陈秀生老师和叶豪同学。从住宿处出来,步行到清华南门外街道对面的一家饭店。校友说,这里太简陋了。我说,就这里,看得见清华校园。吃完饭,还有任务,从这里走过去,很近,很方便。晚饭很热情,推脱不掉,开了一瓶干红。
- 很紧凑地吃完饭,我们仨就别了校友,去清华园了。我心里盘算的是,明天叶豪要到哪里报到。短信中说的“荷二值班室”,在哪里?今晚要先熟悉一下路线。路上问了五个人,有老师模样的,有环卫工人,有游客类型的,都没有人知道这个报到地点。后来,我们从荷花的“荷”字入手,做了研判,应该是在荷塘边上。结果,我们成功找到了其貌不扬的两层不知是土木还是砖木结构的小楼,即清华的数学科学院。晚上,一楼有一个披着军大衣值班的同志,问一下,说在楼上值班室报到,晚上没人,明天再来。我对叶豪说,明天你自己来,晚上这路怎么走,会记得住吗?叶豪说他没有方向感,记不住路。陈老师说,明天他来。我说,叶豪,数学老师很精确,你跟着他,准不会迷路。明天校长我要睡觉,在宿舍等你的奥消息。第二天,我还是亲自去了,和陈老师、叶豪他们一起去报到,看了一眼报到名单,叶豪名列倒数第三个,最后一个是福建诏安一中的同学。清华原定270名,应该有突破了几个。报到后,又去熟悉一下考试地点。当日晚,秀生老师说在清华园遇见池昌江了,昌江同学要请吃饭。我说他们还是在读研究生,日子紧,吃饭还是我来请吧。我说叫几位一中的校友一起来。结果来了七八位同学,陈然他们都是在清华读研究生的,本科不上,研究生来上清华。再隔一日考试,我就没去了。当晚北大的郑成洋校友清吃饭,还邀了湖美籍北大元培学院学生施文娴和卫计委挂职学习的张生莫。陈老师和叶豪也去了。又一日,在等待清华公布进入面试的焦虑中度过。
- 终于,等来了进入面试的消息。那晚,陈秀生老师埋在电脑前,为叶豪准备了许多面试题目。我说,这想大海捞针,那能猜得到考官要问什么问题?靠叶豪自己吧,有多少素质能耐,就由他去啦!
- 结果,清华的面试不是问七问八,还是做数学题。总共十五分钟三个题目,五个评为老师坐在底下,考试就在黑板上书写做题,边做还要变接受评委的提问,你这一步是怎么想的等等。出来后,叶豪说,做了两题半,第三题没全部做完。我说,很好,你尽力了,咱们不后悔,会有好结果的。周日,我们得到了好消息,叶豪获得40分的加分,并承诺进入全国数学奥赛按规定累积加分。随后写了协议书。这事算是圆满了。
- 考完了,我们就准备返程,定了十一月四号的机票。周日晚,85届校友张知恒来看望我,说是范德容同学告诉他,校长到北京。同学一别今30年没见面,见面顿感亲切。张知恒说要去请我们喝酒,我说不喝,明早要赶机场,回福建。最后,他说派车送我们。我说明天是周一上班时间,路上堵,还是坐地铁畅通。我说,陈老师都已经研究了线路了。知恒说,不行,一定要派车送,以表心意。我们就答应了。翌日,因为是周一上班,北京车堵得厉害。司机好技术,提前十分钟送达机场,有惊无险,我们准时回了福建。飞机在天上飞,我看见了笼罩在北京上空的黑云。我突然想起来,这几天的北京好像阳光很明亮,没有雾霾的天气。
- 40分,这事令人振奋的消息。一时间,学校就知道了,领导知道了,似乎全大田都知道了。
- 接着,叶豪在全国数学奥赛中再获好成绩,进入全国180名,按清华协议书规定再累加20分。
- 这样,三条路走下来,叶豪录取清华大学的分数可在文化成绩之上加70分,大家一致认为,没有任何问题。只有我的心里还存在不确定性。这就是做校长的不好,一个学校所有的好是属于校长的,也属于大家的,但所有的不好就是归于校长一个人的,从官方说,这就是担当。前五年的不好,压在了再生校长一个人身上。这种境遇,那一任校长都要遇到的。因为,花无百日红。
- 最终,叶豪的高考文化成绩639分,不好。但加上70分,录取清华大学没问题。总算,在惶恐中了结了一个事,缓解了大田一中五年多来的困境。
- 后来,有老百姓说,这校长厉害,会去北京走后门,讨名额。当然更多的是在议论,叶豪上清华到底是谁的功劳,是前人种树后人采果,还是新任校长努力争取来的。甚至有人当面问我这个问题,我说,别论这些功劳,大家都有功劳,县委县政府英明领导,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叶豪特别优秀。哈哈,只要一中好,其他的讲实在话,不重要。因为,很快2014年就过去了,就成了烟云过去了。但有一点,我铭刻,那就是人生中要是能遇上成功帮助自己的贵人,那真是福气。在京的校友和在京的福建泉州的贤达,真正是叶豪的贵人。
- 叶豪拿到了政府给的十万的奖金,对个人来说,甚至对叶氏小家族来说,都是一个荣誉。其中三万元,按照学校的高考奖励办法兑现的,另外七万元,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出面协调,从田总的某基金会借的。那一年,从鸿图中学毕业到泉州五中入学的柯旭瑜同学考上了北大,她的文綵很好。
前一篇:【诗歌】《钟南山》(外一首)
后一篇:【节气惊蛰】雷声和懈怠被同时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