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科学膳食功夫在平时
节日多反思不健康行为
春节要来了,各种聚会在等着我们,如何“吃”出健康?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室主任陈永春称,节日里要讲科学膳食,平时更要注意科学膳食。陈主任建议,节日里,应多与家人聊聊天,总结一下一年来的大事小情,顺带反思一下自己的哪些行为不健康,未来一年,如何调整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陈永春称,培养良好的膳食习惯,不可能“速胜”,更不能“投降”,这是一场“持久战”。平时,人们对健康有三种典型态度:
投降派:他们对现状听之任之,不主动进行预防和规范的体验,认为饮食调整、营养搭配对他们的生命和健康意义不大,这样的结果是小病拖成大病。
速胜派:他们因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身体存在问题,很恐慌,往往追求最好的医生和最好的设备,要求彻底地、迅速地解除症状。他们急于求成,容易轻信虚假的、夸大的承诺,结果只能是上当受骗。
持久派:他们认识到培养健康行为,不能一蹴而就。在日程生活中能主动接触和了解健康知识、疾病防治知识,能够理解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病因是多重的,她们往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陈主任特别提醒,反思过后就要进行营养干预,但这比药物治疗更艰难。首先营养干预是长期的;第二它是一个家庭的行为;第三,可能彻底颠覆原有的生活习惯,需要有心理准备,否则就会败下阵来。(河南手机报.2013.02.06)
国家质检总局通报:进口饼干不合格的最多
1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称,2012年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进口食品2499批,其中,糕点饼干类、乳制品类和酒类,微生物、品质和标签等检验项目不合格率最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记者,导致饼干类、乳制品类和酒类不合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由于长途跋涉、运输时间较长,一些饼干和乳制品可能会发霉;酒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瓶塞顶起、酒液外溢、标签受酒液污染等问题。
老百姓选购进口食品时应注意什么?范志红提醒,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要看进货渠道,购买经国家质检部门检查、通过正规渠道进口的食品,不要因为迷信进口食品就随便购买未经检疫的走私食品。走私食品安全隐患较多,比如肉类食品中可能含有致命病菌,一旦食用疯牛病病牛加工的食品,就可能感染“克雅氏病”,无药可医。其次,要看食品标签。按照规定,进口食品进入我国市场必须贴上中文食品标签,注明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老百姓可以通过对比具体了解进口食品的营养价值。
范志红说,有些进口食品为防止长途运输导致变质,会采取高温杀菌等技术手段,这会造成营养价值大量损失,反而不如新鲜的本土食品,并不值得购买。(河南手机报.2013.02.06)
摘自河南手机报.2013.02.08.
语丝
人生的烦恼是填写不完的表格和一些低眉顺眼的申请,怎么浇水都养不活的花,过目即忘的好书,以及吃完后就开始忏悔的食物。还有太仓促的,未能尽兴的种种过往。回忆便成了美好的重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