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四成

(2013-01-20 17:08:17)
标签:

休闲

健康

分类: 生活与健康...

 

健康

 

   醋能保健也有副作用骨折老年人尽量别吃

 

   食醋保健成为一种时尚,但醋的副作用不能忽视,有五种人吃醋会引发各种不适。

   1.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忌用。食醋会导致这类人身体出现过敏而发生皮疹、瘙痒、水肿、哮喘等症状。另外,患低血压的病人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而出现头痛头昏、全身疲软等不良反应。

   2.正在服西药者不宜。正在服磺胺类药物、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时,不宜吃醋,因醋酸可中和碱性药,而使其失效。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药物时,不宜吃醋,因这些抗菌素在酸性环境中作用会降低,影响药效。

   3.服“解表发汗”的中药时不宜。中医认为,酸能收敛,当复方银翘片之类的解表发汗中药与之配合时,醋会促进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从而干扰中药的发汗解表作用。

   4.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醋会腐蚀这类患者的胃肠黏膜而加重溃疡病的发展。

   5.骨折的老年人避免吃醋。醋能软化骨骼,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会促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使受伤肢体酸软、疼痛加剧,骨折不能迟迟愈合。(河南手机报.2012.10.16)

 

 

   中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四成专家提醒注意饮食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是高发恶性肿瘤,在我国更是如此。十年以前胃癌发病在我国排在第一位的,这十年来由于大中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加上吸烟、汽车尾气等原因,在大中城市肺癌已经超过胃癌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农村胃癌发病率依然很高。

   不过,令医生们吃惊的是,胃癌发病全世界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中国、韩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胃癌加起来占全球三分之二,而我国无论是发病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是比较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席、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秦叔逵说,据统计,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占到全世界的42%左右,每年发病4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三分之二,所以,每年因为胃癌而死亡的人数每年在30万左右。

   对于高发病率的原因,专家们做过很多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未能找到确切的原因,秦叔逵指出,胃癌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目前为止只能说有一些原因是重要的因素,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这和我们的饮食习惯存在很大关系,比如我们喜欢吃酸菜、吃霉变的食物,这些食物里的亚硝胺含量比较高,很有可能就是导致胃癌的原因之一。

   因此,专家奉劝大家,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时如果发现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都应该积极治疗,这些某种程度上就是胃癌的癌前病变。(河南手机报.2012.10.18)

 

 

   西药+中成药治感冒伤害大超剂量服用损肝肾

 

   “三九感冒灵颗粒2包,用白开水溶化,送服白加黑片,若感冒较重则加服维C银翘片,效果很好!”

   这是一种正悄然流行的“速效”治感冒法。你是否也曾用这种中西合璧的方法治疗感冒呢?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师梅全喜指出,这样治感冒,可能好得快,但对肝肾及消化系统的损害也是加倍的。

   西药和中成药联用治疗感冒,若能合理搭配应用,确实能起到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的作用。但是,目前治疗感冒的西药和中成药同物异名的情况很多,若患者对所服药物的成分不了解,则很容易出现重复用药、过量用药的情况,损害身体。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扑热息痛,可用于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热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轻中度疼痛。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肝肾功能损害以及严重过敏反应等。

   而三九感冒灵颗粒、白加黑片、维c银翘片中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按此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摄入量超过常用量4倍。

   专家提醒,在服用含有马来酸盐氯苯那敏、安乃近、阿司匹林、咖啡因成分的中成药时,不可随意加大剂量,不能再同时服用含相同成分的抗感冒西药,更不能长期使用。年老体弱者用药尤其应慎重。(河南手机报.2012.10.18)

 

 

摘自河南手机报.2013.01.20.

 

 

语丝

 

   在路走完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到了路的尽头,而是提醒我们是时候转弯了。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心随路转,心路常宽,学会转弯是人生的智慧,挫折往往是转折。

 

   每一枚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个人的性格里,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爱护每一朵玫瑰,并不是得努力地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学习如何不被她的刺刺伤,还有,如何让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别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