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俊
阿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690
  • 关注人气:2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胖人拍手瘦人泡脚

(2013-01-05 14:15:02)
标签:

健康

休闲

分类: 生活与健康...

 

 

健康

 

   晨起一杯水怎么喝 空腹小口适量温热

 

   新鲜白开水最佳。研究表明,白开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矿物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很有帮助,比较适合中老年人。此外,白开水没有任何热量,不用消化就能被人体吸收,使血液迅速得到稀释,促进血液循环,让人更快地清醒过来。

   中年女性选择蜂蜜水。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中心研究发现,蜂蜜能防止中老年女性因钙流失而引起的骨质疏松。而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也可以很快被人体吸收利用,改善疲劳症状。

   蜂蜜要用温水调对,太热的水会破坏其营养成分。

   便秘的人喝点淡盐水。淡盐水能刺激肠蠕动,帮助顺利排便。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没有便秘症状,特别是血压高的人最好不要喝,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水会使血压更高。另外,起床后喝淡盐水,会增加体内的盐分,加重脱水现象,让人觉得口干舌燥。

   皮肤不好,喝点柠檬水。每天早上空腹喝下一杯加了新鲜柠檬片的温水,能起到美白养颜的功效。

   果汁、碳酸饮料最好别喝。早起第一杯水喝果汁,不能提供此时身体最需要的水分,反而会加重胃肠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另外,碳酸饮料在代谢中会加速钙的排泄,还容易使人体缺水。

   牛奶不是“第一杯”空腹喝牛奶不过是“穿肠而过”,胃来不及消化,小肠来不及吸收,牛奶的营养价值也就无从体现,还有人出现胃胀气等反应。

   空腹:早晨的第一杯水最好空腹喝,也就是在吃东西之前喝。否则,就不能起到血液循环、冲刷肠胃的效果。

   小口:早上喝水一定要小口小口地喝,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如果喝水速度过快、动作过猛,可能会导致头痛、恶心、呕吐,甚至血压升高。

   适量:早上第一杯水不能喝太多,否则会加重肠胃负担。一般来说,300毫升比较合适。如果觉得非常口渴,可以适当多喝一些。

   温热:不要太热,也不能太凉,最好是温水,温度接近于室温。

   晨起喝水的作用:

   1.补充水分:晚上睡觉时,人体会通过尿液、皮肤、呼吸等消耗大量水分,起床后会处于缺水状态,而晨起喝水可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

   2.预防便秘:起床后及时喝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

   3.调节肠胃:经过一晚上的代谢,早上起床后人体胃肠已经排空,这时喝水可以冲淡胃酸,使其保持更好的状态。

   4.使大脑清醒:水会增加血容量,促进血液循环,让人的大脑迅速恢复清醒状态。(河南手机报.2013.01.01)


   冬季养生防病 胖人补气拍手瘦人补血泡脚


   中医向来讲究辩证,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体质的人群都有不同的养生防病方法。中医认为,胖人相对来说阳气偏虚,瘦人相对来说阴虚火旺。这两种体型冬季养生防病,胖人应补气,瘦人应补血。

   胖人要补气:拍手。

   拍手最好在清晨进行。这是因为手是阳气大本营,早上旭日东升,天地间阳气开始升腾,这时拍手可以振动阳气,促进阳气升发,疏通全身气机。

   拍手方法:十指分开,手掌对手掌,手指对手指,均匀拍击,切记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以免拍手过度造成淤血。开始可以轻拍,以后逐渐加重。以自己双手能承受为度,但不能太轻,否则起不到刺激手掌穴位和反射区的作用,进而达不到养生保健效果。

   如果觉得拍手时发出的噪音太大难以接受,可拍空心掌。手掌弓起,手指张开,拍下去时,能拍到手指尖及手掌边缘部分,但是效果会差一些,拍打时间应相对加长。

   瘦人要补血:泡脚。

   人们常常有这样感受:人冷先冷脚,为什么寒冷总是从脚部开始?人体最重要的三条阴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都汇集于脚部。

   肾生血,肝藏血,脾统血,如果脚部血液流动缓慢了,肾、肝、脾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整个人体供血就会不足,这时人就会感觉到浑身发冷,四肢无力。

   因此,瘦人们应每晚泡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另外,晚上阳气收敛,阴气浓重,此时用温热水泡脚可以温暖阴血,起到补阴补血的养生作用。如果再配合足部按摩,效果更佳。(河南手机报2013.01.05)



摘自河南手机报.2013.01.05.


语丝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最美的所在,不在路上,而是在心里。美好的爱情,不仅仅是拥有,还可以放手。


   生活习惯或价值观相差太远的人,就算相爱到疯,相处仍会是重大困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