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察“颜”观色发现隐疾
长期面色发红当心高血压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面部不同部位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有“五色映五脏”之说,肺脏对应的是白色,肝脏对应的是青色,心脏对应的是赤(红)色,脾脏对应的是黄色,而肾脏对应的是黑色。
1.面孔发青,一般见于肝胆及经络病症。如果印堂发青,则代表着身体某个脏器有重大疾病或发生了循环衰竭,一般来说多为心脏或肝脏。如果是青里带黑,多是肝肾同病,应酬多、酒场多的人可要注意了。
2.面红当心高血压。长期面色发红的人,并伴随有头晕、耳鸣、急躁、易怒等表现,需要特别注意是否患有高血压。如果面部紫红,红色时间不持续,且伴有手足心热、心烦失眠、盗汗等表现,是血氧量不足的表现,就要留意心脏方面是否有健康隐患了。
3.面白多气血不足。如果额头发白,说明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没有休息好。就如只是鼻子周边发白,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要考虑是否受凉了。
另外,体内有寒、手脚冰凉的人也会面面色苍白,热水泡脚和按摩脚底的涌泉穴的效果也不错,饮食上多食用红枣等。
4.面黄肝胆有问题。黄是脾的脏色,脸上出现黄色是脾虚湿蕴的征兆。脾胃功能差,食物的运化吸收就不好,所以面色发黄。
5.面黑肾气不足或肾精亏耗。如果面色灰黑,晦暗无光泽,并伴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眩晕耳鸣,神疲乏力,情绪不佳等症状,则表明肾精亏耗已相当严重。
“熊猫眼”也是肾精亏损的结果,可用一些补肾益精的药物和食物,莲子、枸杞和西洋参都有补肾的作用,莲子可以熬粥,枸杞和西洋参可以泡水喝。(河南手机报.2012.07.15)
养胃遵守九个字
红黄绿白黑和“一二三四”
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保胃”的前提,要遵守九个字:“红黄绿白黑”和“一二三四”。
“ 红”是指西红柿(即番茄),一天一个西红柿,患上癌症的几率减少45%;
“黄”是指玉米、胡萝卜,这些食物维生素A多,缺乏维生素A的孩子容易感冒、发烧、患扁挑体炎;中年人容易患癌症、动脉硬化;老年人容易眼睛发花、视力模糊;
“绿”是指防癌和降血脂的绿茶;
“白”是指燕麦片,它不但可降低胆固醇,还对糖尿病、减肥有很好的功效,此外还能通大便;
“黑”是指黑木耳,科学实践证明黑木耳能降低血黏度,每天吃5-15克就行了。
“一”是每天一袋牛奶,“二”是250克主食(碳水化合物),“三”是三份高蛋白,每份可在一两瘦肉、一个鸡蛋、2两豆腐、2两鱼虾、2两鸡鸭肉、半两黄豆中任意选择,“四”是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河南手机报.2012.07.15)
摘自河南手机报.2012.07.24.
语丝
不要光顾着看别人,走错了自己脚下的路。
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三件事:担心、责怪、评判他人。
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感觉自己幸福的人,是真幸福;感觉自己聪明的人,是真愚蠢。
婚姻中最折磨人的,并非冲突,而是厌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