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哪些人最容易患甲流
卫生部新闻办指出,中国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正在蔓延,对于流感的易感人群来说,加强日常预防格外重要。那么,有哪些人最容易患流感呢?
第一类:体内蓄积火毒的人。中医认为,体内积蓄的火毒是容易传播流感的内在原因。在流感发作之前,大多先会有嗓子痛、牙龈肿痛等一些“火毒”症状出现,这时的机体免疫力往往低下,就会容易感染上流感病毒,出现发热、打喷嚏、流涕等症状。
第二类:常去人群密集场所的人。流感病毒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人多拥挤、密闭的地方空气混浊,空气中病毒存在的几率大、浓度高。所以,流感期间应尽量少乘坐大巴,少去有中央空调的大酒店或大商场。
第三类:免疫力低下的人。一般来说,流感最容易感染的就是小孩和老人,因为这些人的免疫力较差,此外,运动较少、工作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都可以使人体免疫力变低,成为流感高发季节里的主要受害者。(河南手机报.09.11.10)
面对甲流:预防甲流目前最好的忠告
但你身体健康,尚未出现甲流感染症状时,更实用有效的办法是用以下几种简单的方式来避免少量的甲流病毒在你体内(如果有接触到的话)繁殖、出现病症及恶化成二期感染:
1.常洗手(在所有的官方警示中,都有重点强调);
2.手绝不碰脸,除非是吃东西和洗脸;
3.每天用温盐水(或李斯德林漱口水,如果你不太相信盐水有效的话)漱口两次。甲流病毒在鼻喉腔内经过2-3天,才开始增生并出现症候,简单的盐水漱口可以抑制病毒繁衍,等于是健康人的流感疫苗,千万不要小看这看似简单、花费不多,但是很有效的办法。
4.以上三点之外,每天用温盐水清洗鼻孔至少一次,不是每个人都会用专业的清洗鼻腔的办法,但吸口气用力将鼻内物质喷出,最后以棉花棒蘸温盐水清洁鼻孔。这对降低鼻中的病毒量非常有效。
5.更多地食用富含维他命C的食物(如柑橘类的水果),可增加自身免疫力。如果只能服用VC片,尽量选用含锌的以提高VC的吸收。
6.多喝温开水或热汤,功效和漱口一样,只是方向相反。随着热水或汤水被喝到胃里的病毒是无法生存、传染或发作的。这些都是在家里就做得到的简便预防法,远比痛苦地排长队在医院候诊好得多。(河南手机报.09.11.10)
本报倡议:全民洗手预防甲流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流感人群逐渐增多,防控甲流H1N1流感形势日趋严峻。11月9日上午,我省出现首例甲流重症患者死亡。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H1N1流感,本报与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省人民医院、大河报、河南商报、大河网等多家机构联合发出倡议:全民洗手,预防甲流。
预防甲流为什么要强调洗手?
“戴口罩、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重要措施。对于预防“病从口入”的肠胃道传染病,强调“勤洗手”为大家所熟悉。而对于由飞沫传播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为什么也要强调“勤洗手”呢?
省人民医院专家刘云红解释,任何传染病的流行都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流感病人在打喷嚏、咳嗽时,会将流感病毒随飞沫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在空气中随尘埃漂浮,可被人通过呼吸道吸入而感染。另外,含有病毒的飞沫及尘埃一起,由于重力及地球引力作用而落在物体表面,人们无意中触摸到再用手抠鼻、揉眼、抹嘴就有可能被感染。在这里“手”就成为流感传播途径的重要一环,所以要重视“勤洗手”
什么时候要洗手?
怎样做到“勤洗手”呢?首先饭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或咳嗽后要及时洗手;外出回家后要洗手;去医院后要洗手;在公共场所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以及网吧公用电脑键盘等公共设施后也要洗手;用手触摸眼、口、鼻前应先洗手。
用什么洗手
洗手可以用肥皂或香皂,但是肥皂或香皂必须保持干燥,否则容易产生致病菌,用洗手消毒液洗手则较为方便。洗手以流动水为佳,若用水盆洗手,应对水盆进行定期消毒。
怎样正确洗手
洗手分湿手、取液、揉搓、冲洗、干燥、护肤6个环节,其中揉搓环节要掌握6步洗手法: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2.手心对手被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4.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5.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6.搓洗手腕,交换进行。据专家介绍,正确的洗手方式可使手上的细菌减少70%。(记者陈耀文赵三军)(河南手机报.09.11.10)
中医推荐:预防流感的保健操
每天花几分钟时间进行面部按摩,可有效预防流感。陕西省中医防治甲流专家组成员杨震日前向公众推荐了简单易行的防流感保健操。
预防流感保健操共有四节:一是开天门,用双手大拇指内侧,从眉心推到发髻线,推一百次,可以动员阳气上升,提高免疫力。二是推坎府,大拇指从眉心推到眉梢,可以调整正气,增加免疫力。三是揉太阳,双手顺时针揉太阳穴一百次。四是保鼻通,用双手大拇指交替揉鼾唇沟的上端,可缓解轻型感冒的鼻塞等症状,有通气的作用。
除了进行面部按摩,成人还可以将夏枯草、桑叶、菊花三味中药各15克煎服,连续服用5天,也能有效预防流感。(河南手机报.09.11.10)
本期编辑:文睿、丽勤、晓玲。
摘自河南手机报.09.11.10.
推荐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