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演员,演什么像什么,古今正邪一概不惧地戏路宽广,我们说他是“演技派”。
修成“演技派”,非常的难。有的演员一辈子只能演一种角色,苦命的善良人,或是正气凛然的君子,要他演别的,不像。有人说是导演不给机会。我们不谈这种可能。将个人特色做到极致,又是另一个话题。我们想谈“演技派”,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演技派”。他们是如何超越自我而飞至自由境界的?
我们都知道,表演、绘画、音乐、写作等几乎所有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都客观存在这样的情况,先天的禀赋让你的创作带上鲜明固执的个人特色,你难以摆脱。要费玉清唱摇滚,会不会太为难他?
要成为随心所欲的“演技派”,我认为,勇气是必须的,才华是必须的,这两者缺一不可。
而这两点,李师江恰恰都拥有。
作为李师江的朋友,我清楚他近年来的困惑和多种尝试下的失意,我以为他会消沉一阵子。没想到,失踪数月后,他带回了充满泥土气息的《福寿春》!完全不同的美学理想和美学意境!让人惊讶,让人感动。。。
以前是刀刀见血笔笔张扬,现在是处处收敛至拙至纯;以前是愤青文痞玩世不恭,现在是谦卑平和崇拜大地。太大的反差!在《福寿春》里,真还找不到,他往日的影子。。。
所以,李师江是文字的“演技派”。如果说《逍遥游》及之前的作品,是李师江的本色表演,那么,《福寿春》则令李师江成功地转移到成熟作家的行列。
李师江还将具有更多的可能性,正如他自己所言,“小说中不存在什么可写、什么不可写的问题,剽悍的执着完全可以将任何内容与艺术殿堂打通”。。。
师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