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标签:
九月 |
分类: 相遇 |
爱念旧,总爱反复回看以前爱读的书,看以前爱看的电影。看以前的那些小小点滴,翻翻找找的,这些回看,也是细碎。
这张小纸片,画的人一定不记得了。
我却一直好好的收着。
那天只是我们在等早餐时,口香糖纸打开来,她无聊之时的随手画画。
那是我们好几年没再见面之后,在北京的第一次见面,2011年初,她是我妹。
和妹妹各自独立后,离得很远,不只是物理距离。
彼此越来越少的联系,慢慢地就开始害怕见面。
那时我还在北京,妹妹也正是从深圳来北京出差。妹妹电话来,我却怕去见。当时旁边有个人说,那是自己的家人不去见是不对的。和这个人后来的一些纠葛现在不再评判对错,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角度和难处,苛责无益。但这件事上他对我的提醒,我是感谢的。
妹妹不会知道,那天我去找她,其实是鼓足勇气才去的。
我的成长,仿佛一直都是和主流世界背道而驰的。很多感到难捱的挣扎和苦恼看着仿佛如此不可思议,但那对我却常常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个原来一直让我内心感到惶恐难安,现在也明白,这不过是我的一些事实,不必再孖孖介怀。
那年,对我仿佛也是魔法迭出的一年。
时间都过去两年,回想起来,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说起来,如果没有那次和妹妹的敞开,自然不会有她后面的倾力陪伴。
至今,我也无法向他人解释清楚,绘画明明就是我的多年专业,可是我却一直如此惧怕去绘画。。。。。。
如果不是妹妹的陪伴和鼓励,那段时间,我想我可能还无法那样真正去面对画布。
其实那段时间,画好的画里唯一觉得还算好的只有这幅《单纯》。
尽管这幅画并不能真正满意,也因为感到不满意而不愿意出卖(那时有朋友被他人受托一直写信来询问价格,因为对方真心喜爱而希望我出卖)。
LL一直为此不解,他觉得别人若真心喜欢,就卖嘛。我却觉得若我自己不满意而卖给别人,那既对不住别人也对不住我自己。
但那对我,总还算是一个开始,一个愿意鼓足勇气坐下来,面对画布的开始。
那年对我最大的魔法闪现之一,是汤汤的出现。
她一定是爱我的神在那时派来的天使,帮助我安静下来,在很多猝不及防中沉淀和看懂了很多。
那时的我还没有学会将眼目定睛在神那里。只是脆弱无助地常常弄不清自己为什么就被抛上一个快速至极的过山车,飞速行进,却全然不给我知道终点。。。。。。
那时我怎会想到,这些都不过是神提前的试炼,若没有这之前的预备。我又怎么会有勇气面对之后的磨难和挫折?
和LL目前隔得远,两人开始找些共同乐趣隔空分享。
我们开始一起看同一本书,边看边一起探讨。
这回我们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对他是初读,我是隔了好几年的回看,却也还是看到很多以前没有看到的什么。
这本是我的。
他在那边买不到中文版,他看的是挪威文版本。
我们开始说“轻与重”,“苦与甜”。
其实关于这些,原都不过是相对,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LL给我说到的他喜欢的一首歌《神掌管明天》的歌词:“每重担越挑越轻省,每朵云披上银衣。”
写的真美。
让我再次感到《约伯记》里约伯至诚肺腑的感叹:
“我以前风闻有你,现在我亲眼看见你。”。。。。。。
后来说到“放不下”。
LL说:“TEREZA 放不下的事是就是对 THOMAS
不放心。。。。。(略去)但小说很积极,她最后也放下了。最后两个人都放下了。你说太晚太痛苦,但比一生放不下总好。”
他实在是让我惊异的人,因为他能在这本我看过后,感到那么多纠结难缠的暧昧,渗透着深深的无力感,并孤独绝望和悲观的书里,竟然能够看到这样的积极因素。。。。。这样的心让我叹为观止,并且莫名骄傲起来。
阿若的书寄来。
我亦欣然,骄傲的分送给周边好友。
可是我自己却没法读完它。不是阿若写的不好,不是。
这本书是目前我读过的写关于三毛里最好的一本。却也正是因为她是用全心写就,所以才无法去看。
阿若用心,太真切,反而不愿意去看。她用心地轨迹,因为可以感到,所以会疼。。。。。关乎三毛的一切,其实是有能量的,三毛而来的那种能量若要深入,是让现在的我一时无力招架,只想要躲避的。很多东西我已不再想让自己再去沉浸和感知,我只想暂时避开。
LL说,有一天,当我不再这么些的躲避,可以轻轻松松的去言讲三毛,或者生命那时就真的不同啦。
我相信,但不是现在。
我知道,自己依然很多惧怕,很多躲避。
但至少我愿意选择,我愿意好好学习从此只将眼目定睛于神,求他来带领和为我预备。
圣经中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必使他们得安息。”
就是这样,我愿意。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
带着孩子们轻松,快乐的享受周边的一切。
我也希望自己在有机会这么去做的时候,也给我的孩子们做一个这样的好保姆。
求神带领,我愿意顺服。
后记:昨天上课时,学画的孩子又带来了她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