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直到成伤

标签:
九月 |
分类: 神的恩慈 |
爱,直到成伤。
给我写下这五个字的人,是一个出家的佛门师父,他的法名这里就不写了。
他写下的正是我爱的特雷莎修女(Mother Teresa)所说的一句话——“Love until it
hurts”他请我来读关于她的传记——而这正是他自己的师父当年让他来读的书。
这世上的相遇,从来都是刚刚好,常常仿佛出乎意外但又那么恰在当时。
和他的相遇,正是如此。第一回相见,来回几句之时,彼此就洞悉清明,已在不言。
那天,我们一起喝了许多的茶。
从古怪的叠加了二十六味中药的普洱,喝到清淡,恬逸的龙井,再喝到铁观音和龙井的相混(泡茶的那位先生戏称是“观音泉”)——只是这两样茶对温度的要求究竟不同,照顾了铁观音就难以兼顾龙井,味道终究是略焦了些。
但那有什么关系呢?
从不爱酒,说出什么,彼此自然接上的刹那,相视一笑,竟然都会将手中的杯子拿去和对方轻碰。
“很高兴认识你。”他会说。
“我也是。”我会说。
手中或浓或淡的水,那时,就淡淡地溢出了某种微然的酒意。
他生长在一个基督教的家庭里,最终却落发出家。这件事,他至始至终没让家人知道。回家乡参加父母葬礼时,他自然会随缘按着基督教的礼俗去做。至今,她的姐姐打电话来还会常常劝告:
“别忘啦,要常常记得祷告的哦!”
他都一一答应。他的不必告知,是说不必因为自己的信仰而去扰乱他人的心。
我想,在教会的普遍观点下,我也不是一个好的基督徒。
看到越南一行禅师写到:“药王之道就是献身,信任和慈悲。他不遗弃任何人,任何东西。”
会旁注:“这是耶稣基督的主要化身吗?”
看到:“当你明白你自己,一粒尘埃和所有事物相即的时候,你将会领悟到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必须谦恭。”
会旁注:“基督教育我们的‘谦卑’,难道不是同样的吗?事物相即,和亲爱耶稣所说‘爱人如己’也该是同理吧。”
那天,这本书恰在手边。
他认真读过我用笔划过的一行禅师的话语,和空白处我那些潦草难认的旁注,只说了一句:
“是的,是一样的。”
他打开手机,请我来听一首歌——《城里的月光》(歌者:刘亮鹭)。
这只老歌,原没有什么特别感触。这天听时,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配乐,就这样慢慢展开,温柔的暖意慢慢蔓延,心里就这么慢慢,慢慢微笑起来。
他说,这是几年前他和师父分别时,师父对着他亲口唱出的歌。师父请他以后也这样将心里的爱对这个世界发散出去。
也恰在我们见面的那天,就在我来之前,他接到了师父的电话。几年不联系的师父这回对他说,他现在正是状态好的时候,但别让自己就此变得飘飘然起来。
在这歌声里,听他说到这里,眼泪就慢慢出来。。。。。。。
“你的师父,真的很爱你。”我只说。
“我知道。”他递过纸巾。
那天一起相坐了许久,喝了许多的水,轻轻碰了好几回杯,却并没有说许多。
原是听过《寒山僧踪》的音乐,这回看到了文字。看到“回眸处灵犀不过一点通,天地有醍醐在其中。”于是相视一笑。
待得分手离开时,也是彼此笑着,再说一次:
“认识你很高兴。”
却谁也没有向对方要任何联系方式。
“叶叶来去都从容,君何须寻觅僧踪。”——就这样,多么好。
爱,直到成伤。
感谢慈悲的神的安排,感谢这天的相遇。
这让我再一次深深,深深再来体会Mother Teresa 的话语。
“爱直到成伤,之后便是永远。”
Love until it hurts,After that it will beforever。
后记:特蕾莎修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