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恒之路(二)。无光即暗

标签:
九月 |
分类: 神的恩慈 |
“无光即暗”,这是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里,这个遍尽苦难,开始越来越目睹和面对生命中沉痛,阴郁到无法自由呼吸的黑暗和恐惧,已16岁的少年所言。
而他这回所说的“光”,是指他人的那种因为可以真正的接纳和认同所焕发出的,让对方感到温暖和信任,愿意因之而努力的良然善意。
或者,在我现在的理解里,这也是真正的爱的光芒。——真正的爱是什么呢?是全然的接纳和支持。或者对方太多自己不能认同的什么,那么尝试着全然接纳吧。
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如果他遇见的全是敌意和排斥,我想他最后怎样也难以迸发出那样可以全然自我牺牲的能量和勇气出来,最终击败在那个世界里最黑暗的那部分灵魂的极致伏地魔。
因为在他17年的生命里,他感受到了真正的认同,接纳和宽爱。在他一遍遍的对自我怀疑,不能确信时,常常以为下一秒别人就会否定,摒弃和远离自己。
却一遍遍地看到忠诚,友谊和可以信托的爱,从没有离开,也不会离开。
如此珍贵而温暖,值得后来为此献出自己的全部。
就是邓布利多早已洞悉这个孩子将来的注定命运,也还是努力在这少年还能享受这世上最美好的一切时,竭尽全力来成全和保护他,尽可能给这孩子可以体会和感受到的人类所有最美好的情感的所有机会。并给他最终自我选择的自由。
以前不懂得爱时,我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到太多的光亮。
总是看到对方令自己不能满意的那部分。却常常将其他那么好的部分忽略不计。
结果是双方都无法真正快乐。因为无法真正相容,彼此都窒息难言,最终分崩离析。
这世上有谁是完美的呢?就是最明亮的阳光,还需要最暗沉的黑夜来凸显出光亮的珍贵。
也正是因为如此,哈利。波特在那个世界里感受到的真正的爱和欢笑如此珍贵,值得付出全部的自己来换取,也在所不惜。
现在,开始明白,以其花时间去罗列对方令自己不满意的部分,纷扰,指责和试图改变对方,不如先改变自己认知的方式,或许更加的智慧,反而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无论什么样的生命都需要真正的认可和接纳,才敢真正地放心去生长。
我不相信,在严苛的眼光和置疑的挑剔和否定中,花朵会欣然开放,生命会真正优美而自由地去释放和绽开?
而有些本就太过敏感和纤细脆弱的灵魂,常常会在终于鼓足勇气准备打开自己时,却会因为对方不期然的挑剔,和看到对方原来对自己如此不满意的指责和要求,而慢慢地紧绷,慢慢地收缩,感到惧怕,只想再一次将自己藏起来。
那扇门,也常常这样就关上了。——有时,一旦真的关上了,就永远也不会再打开。
没有谁,可以一个人,就永远的坦然无惧。
就是最亲爱的耶稣基督,也会在最无助时请求天父的垂顾: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
也会在最后的时间里,怀疑经过的这一切是否值得,会发声质问:
“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而我们这些凡常人生中最凡常的这些男男女女,又怎能不更加需要真正的友爱,接纳,支持和善意呢?
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呢?
简单极了,只要肯真的相信,一切就会发生。
如果肯真的愿意相信对方真的很好,那么他(她)就会真的越变越好。可如果看到的永远是对方令自己不满意的部分,同样的,也会如愿以偿地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令自己不喜欢的那部分。——那么最终一切只会越来越坏,彼此渐行渐远渐无书,难以真正重合和相融。
海伦。凯勒如果没有在后来的生命里,遇见改变她一生的安妮。莎莉文老师,也许她终其一生都是一个不快乐,暴躁,无知不明白智慧美妙之处的昧然心灵。
而因为对方真正的接纳,相信和忍耐,她才能真正有机会让自己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学会去轻抚和倾听自己的那颗心。
才会在没有物理光亮和物理声音的世界里,洞悉生命中另一样的光亮和声响。
并在以后的世界里,用这束光照亮了那么多的心灵,给予了那么多的心灵去承担的勇气和珍视生命的真正智慧和感动。
而这一切的发生,正是源于安妮。沙利文对她真正的相信和坚持。
于是海伦会说——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亲爱的老师。”
电影《邮差》里那个原来几乎目不识丁的意大利乡下邮递员,若不是遇见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智利诗人聂鲁达,生命大约一生平淡,安稳,难有波折。而聂鲁达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
那扇门仿佛有奇妙的魔法印证。
因为看见诗歌,因为他完全未知的魔法,他换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因为这样,仿佛整个世界也在因为他的改变而改变。
在聂鲁达的鼓励,接纳和认同中,他满怀期望,忐忑和欣喜推开了这扇门,收获了心爱的女人,仿佛是这个新世界里最美好的奖品。这样的奖励激励着他最终走到了最后。
最后,那些随风翻飞的诗篇在已变成黑白画面的世界里定格。
光和黑暗原本就是相对,背光的那部分,永远都会是最黑暗的部分——只要光线没有达到或穿透之处。
这个世界真的是有魔法的,只要你愿意真的相信,魔法就会真的展开,很多没有预想的奇迹就会真的在眼前一一呈现。
只是,这美妙的一切发生,都必须源于最初的相信和全然的接纳——这个,是一切往下展开的源点。哪怕最开初一切不够明亮,不要紧,只要真的愿意,就会慢慢的越来越敞阔。
因为,生命真的就是“无光即暗”。
愿所有愿意相信爱的灵魂,在去爱时要学会让自己的心灵先有光亮,魔法自然随之展开。
真的,一切就是如此简单。
神创造天地的第一天,光就发生了。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海伦。凯勒的这句话,真好。
献给所有所有愿意相信爱和光的灵魂。
后记:这几本好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
《卿卿如晤》(英)C。S。刘易斯
《我的生活》。(美)海伦。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