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放无线广告潜力的5个关键点和解决方案

(2008-11-29 16:12:33)
标签:

无线营销

无线广告

手机广告

sms

mobile

移动广告

it

分类: 互联网观察

分析师几乎普遍看好无线广告。 据权威调查公司Gartner的数据,今年全世界无线广告的市场价值,将从2007年的17亿美元,增长到超过27亿美元。 国内的无线公司也在大呼移动领域前景看好。

 

然而,要真正释放手机这一媒体的潜在广告价值,有5个重要的关键点需要探讨解决,这就是:手机广告的功能作用、广告形式、分散的市场(或者说碎片化)、评估反馈以及贵的吓人的移动资费。

 

手机的自媒体特性,决定了手机广告目标受众变得个人化和定制化,群发广告模式的失败就是很好的注脚。但从下图我们很容易看出,手机媒介实际上弥补了传统媒体覆盖领域的缺失,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传播沟通。媒体分布时滞从1分到1天这个区间,恰恰只有手机媒体可以发挥所长。所以机遇是毋庸置疑。

释放无线广告潜力的5个关键点和解决方案

那无线广告究竟可以实现什么目的?它的功能是什么?我想它的价值可能在于,手机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受众注意力和传播个人情感的力量。我们在手机屏幕上精力更集中,参入了更多的情感互动,这是手机所长。换句话说,我认为手机广告作为品牌形象的塑造工具,跟电视和印刷广告是一样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广告主看到并认可这种价值。

 

但是目前互动广告对于品牌发展的作用仍处在起步阶段,都在摸索。因此,广告的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全新的广告类型来适应2英寸宽的手机屏幕。现在涌现出的各种无线广告的形式,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我相信,新媒体的诞生总是给有创新想象力的人们以非常激动人心的机会。

 

不过市场的碎片化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价值,受众规模是吸引能够赚大钱的广告的重要因素。说到受众规模,先要明确一点,受众规模和手机用户规模是两个概念。虽然中国手机用户近5亿,但单一手机类媒体的受众却寥寥无几,难以跟某某电视台千万级受众数量相比。比如单一wap网站受众就不能跟所有手机用户划等号,哪怕千万分之一。所以,如果移动领域不存在大规模的受众群体,我们将不得不想方设法聚合他们。运营商已经在这方面发挥了作用,就像ISP的门户网站进入互联网一样,不过要靠运营商创造一个真正成功的媒体,基本没戏。这个任务最后只会降落到获得运营商支持的公司来聚集和巩固受众规模。因此,这个领域机会也颇多。个人移动终端必然也是个人资讯终端,比如刚刚起步的手机报,手机杂志,细分领域一定会越来越多,就像现在的大众媒介市场。

 

此外,反馈和评估机制在所有广告战略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采用一致的方式来衡量和评估移动广告效果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行业多交流创新,共同发展一套让广告主见到实效的评估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效果监测手段,除了WAP网站广告和短信广告外,很多形式的广告目前还无法得到广泛推广。

 

所有这些因素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但是最后需要克服的一个障碍,也许是最重要的障碍,就是移动资费问题。根据当前的移动资费,移动广告难以壮大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呢?因为无线广告在企图说服消费者让他为自己收到的广告买单,毫无道理!例如消费者收到一个广告链接,只要点击进入,就会产生流量费,我要付费看广告,消费者会问:凭什么?

 

移动运营商想到的解决高资费问题的方法我们都知道:设定统一资费标准,实施流量包月。但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广告只能发送给那些订制了包月的人,对他们来说,流量不用也浪费,可能会选择点击广告登陆wap网站。对于没包月的,别企图让我打开移动网站。

 

所以,当前要突破困境,由广告代理商支付信息资费和流量费应该是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可以扩大无线广告的接受度。这就意味着受众端的流量资费将转由广告主买单,而广告代理商可以通过大宗购买取得批发价,对于消费者来说,自己不需要再为移动广告支付费用。整体来看,对各方都是有利的。

 

以上五个问题是目前无线广告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处理得好,也许无线广告的爆发指日可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