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汤兰香、华翰磊、谢顺明、王韵生、赵锡铭

标签:
豫剧汤兰香赵锡铭谢顺明王韵生华翰磊文化 |
分类: 第一届戏曲会演五十周年纪念 |
汤兰香,(1923—1963)女。郑州市人。原籍孟县。11岁入周海水的太乙班坐科,攻生角。12岁登台演出《周公桥》。14岁与常香玉同台演出,被观众誉为“金童玉女”。不久常香玉离班,汤兰香独挑大梁。1936年底随班前往西安主演小生、小旦戏,尤以武小生最为出色。后期转工青衣,以演悲剧为主。她的唱腔抑扬顿挫,旋律幽咽,韵味无穷。其得手戏早期有《凤仪亭》中的吕布、《黄鹤楼》中的周瑜;后期有《抱琵琶》中的秦香莲、《卖苗郎》中的柳迎春等。后在周海水倡导下,以原班底为基础,以她的名字成立了“冠英剧团”。抗日战争八年,她一直率班演出于陕西各地。1942年河南遭灾荒,她援救了许多落难同乡同行,并收留灾童办起随团科班。1947年返回河南,曾一度并入洛阳五月剧社;1948年进周海水剧团,演出于郑州景星舞台(郑州电影院前身)。后调河南豫剧院一团为主演。1956年参加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员一等奖。之后到河南省戏曲学校任教。
汤兰香赵锡铭《卖苗郎》之背公公 汤兰香 56年汇演剧照
华翰磊 1956年汇演剧照
华翰磊。(1934— 2008.8.24)女。曾名花含蕊。河南开封人。国家一级演员,系中国剧协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郑州市剧协副主席。1938年逃难至陕西西安,9岁参加狮吼剧团,在娃娃班学戏。1951年曾在河南开封、许昌等地搭班演出,1953年入郑州市群乐剧团,后改为郑州市豫剧团至今,曾任团长和主演多年。其声腔具有浓郁的祥符调特点,极富于魅力,既能演娴静温柔的少女,又能演技艺娴熟的武生。尤擅“樊戏”。代表剧目有《三拂袖》、《义烈风》、《涤耻血》、《霄壤恨》、《牡丹亭》、《女中魁》、《红灯照》等。曾获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表演一等奖。八十年代,她还在电影戏曲艺术片《程咬金照镜子》中饰老旦,《巧配鸳鸯》中饰孙母。
谢顺明《宇宙锋》饰赵高
谢顺明,生于1926年,河南省扶沟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历任开封市豫剧团业务团长,市戏曲学校副校长等职。他出生在“梨园”世家,1930年入杞县科班习武生。7岁出科登台,被当地观众称为“七岁红”。1939年进杞县豫剧团,12岁应工头牌武生。1944年入开封快乐剧院任主演。常演剧目有《九江口》、《林冲夜奔》、《长坂坡》等。他扮相英俊,擅长“翎子功”、“甩发功”、“髯口功”。1952年参加中南区会演获表演一等奖,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以饰《黄鹤楼》中周瑜获演员一等奖。晚年为培养后进而发挥余热。
谢顺明 1956年汇演剧照
王韵生 桑振君《白莲花》
王韵生,(1921—1976年)河南省原阳县人。11岁学戏,后投身西安狮吼剧团,习文武生。毕业后到平凉,开封、菏泽、洛阳等地搭班演戏。1953年到许昌新许剧团(大油梆)任演员,后转搬运工人戏校、豫剧一团。擅演《南阳关》中伍云召、《前楚国》中伍子胥、《杨香武盗杯》中杨香武等剧目。尤以《白莲花》中韩本叫响,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获演员一等奖,被中央电台播放。他懂音律,会司鼓,才华出众,曾与桑振君、王在岭同台演出,在豫中一带享有盛名。还曾一度担任副团长、团长等职。
赵锡铭
赵锡铭,(1917-1998)河南省密县超化乡人。自1930年起先后在密县白寨、长葛县后河街三青班学戏,师承汪四元、张小乾等。应工须生,宗豫西调。1935年进开封,与常香玉等合组中州戏曲研究社。1942年任洛阳戏剧公会理事。后在西安加入香玉剧社,任主要演员,演出很有影响。1956年该社改组为河南豫剧院一团。他做戏认真,唱腔浑厚,能包本演出一百多部戏。代表剧目有《卖苗郎》、《反徐州》、《盗宗卷》、《游龟山》、《破洪州》等。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获表演一等奖。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剧协理事。赵锡铭是正宗豫西调须生,豫西老调的旗帜。可惜其艺术资料没有被保留下来。著名豫剧演员韩玉生就是他的弟子。
赵锡铭 汤兰香《卖苗郎》之摔碗
1982年12月河南省青年演员会演时赵锡铭、李斯忠与金德义合影
赵锡铭 1956年会演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