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按:陈老的艺术成就不是媒体吹出来的,不是亲友团、大款捧出来的,更不是领导封出来的,是自己瓷瓷实实练出来的。“她已经在天亮之前练罢功,开始休息了”。这话说来简单,可能够坚持一生者,其毅力必非常人所能比,其苦楚必非常人所能知,而其成就自然必非常人所能及了。
“陈素真的表演,也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不少精华;但她把这些东西巧妙的融化在豫剧的传统表演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叶含嫣》的整个演出,包括唱腔和念白,都给人一种浓厚的豫剧感;使人感到它既有新的东西,又是地地道道的河南梆子。”陈老的戏借鉴了不少其他艺术形式(其代表作《宇宙锋》就直接移植自汉剧),然而看来、听来依然是祥符味儿浓郁的豫剧,甚或让人误以为是豫剧传统节目。反观有的移植剧目,根本看不出一点本剧种的特点。这就是对本剧种艺术特点和艺术规律的把握上功夫深浅之别了。
原载于《河南日报》1962年6月10日,资料由东风劲先生提供,特表感谢!好久没有东风劲的消息了,问候一下:兄弟近来可好?甚是挂念。

看《叶含嫣》
汉豫博
1954年,曾经看过一次陈素真演的《叶含嫣》。那时,由于年纪小,艺术欣赏能力差,看过之后,只觉得好。究竟好在哪里?还说不出名堂来。
最近,有看了陈素真演的《叶含嫣》,感到她在艺术处理上确实好。陈素真今年四十多岁了,可是她所扮演的叶含嫣,从头到尾,都使人感到她是一个十几岁的闺门小姐。按照女演员的一般发展情况来看,大都是十二三岁演丫环,十八九岁演小旦,二十七八演正旦,四十多岁演老旦。可是陈素真今天仍然坚持演小旦,而且所演的叶含嫣多情活泼、矜持大方、温柔典雅、憨厚潇洒。尤其是在《叶含嫣》“卖野味”一场戏里,陈素真的水袖动作用的非常好。她一面唱,一面表演着水袖程式,使观众在水袖上看出了叶含嫣的情绪波动,也看到了叶含嫣的性格。
豫剧的传统习惯,是不太注意水袖表演的。但从兄弟剧种的表演来看,水袖艺术不但能传达感情,而且也能显示人物性格的发展,增强戏剧效果。陈素真吸收了兄弟剧种水袖艺术的长处,给叶含嫣的表演增添了光彩。
《叶含嫣》这出戏的高潮是《绣房》一场。在这场戏里,陈素真的表演动作特别重,也特别多。她的表演认真细腻,使人看着优美动人。
在这场戏里,她运用了“耍扇子”、“甩辫稍”、“波浪步”和很多细小的动作。这些动作既符合剧情的发展,也符合人物的心理状态。“波浪步”是陈素真拿手的表演动作之一。有的观众看了之后说:“她走的台步,就像水面一样平。”
陈素真演《叶含嫣》,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眼神运用的好。一个演员如果只有优美的动作,没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就会使人感到美中不足。陈素真非常重视眼功的表演,她在《叶含嫣》的整个演出中,都是以眼功的表演为主,推动了其他的表演。虽然说有时她也用身段的表演带动了一些眼神,但始终没有忽视眼神的运用。特别是在《花云闹府》一场戏里,她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斗眼”。这时,所有的人物都下场了,叶含嫣轻轻地往舞台中央一站,左眼向左,右眼向右,双眼同时左右一分,然后又同时向鼻梁上一合,真是一个绝妙的“斗眼”。我看过的“斗眼”表演不算少,但能像陈素真这样表演的,还很少见。
一个四十多岁的演员,在艺术上能够这样长期的保持青春,这是和她在青少年时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和平时不间断的摸索分不开的。跟她在一起而不了解她的演员说:“没有见陈素真起早练过功,她为什么会演这样好的戏?……”可是真正了解她的演员知道,她已经在天亮之前练罢功,开始休息了。看起来,一个演员在青少年时候所下的苦功如何,对于她终生的艺术活动,将起巨大的影响。
陈素真的表演,也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不少精华;但她把这些东西巧妙的融化在豫剧的传统表演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叶含嫣》的整个演出,包括唱腔和念白,都给人一种浓厚的豫剧感;使人感到它既有新的东西,又是地地道道的河南梆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