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海钩沉——宋桂玲回忆录9

(2009-10-19 22:33:22)
标签:

豫剧

祥符调

开封

宋桂玲

常香玲

李志贞

侯秀真

王根保

王韵生

强庭梁

文化

分类: 艺海钩沉——宋桂玲回忆录

    亮按:看看宋老师回忆的这帮艺术家,这些豫剧名戏,如今哪里去寻踪迹?《长坂坡》、《翠屏山》、《伐子都》、《过五关》、《走麦城》不说了,我也是头一次知道豫剧《九江口》、《盗九龙杯》竟也曾辉煌一时!现今的剧坛,能把《花木兰》完整规矩演下来的已经几乎没有了……

 

五、红花、绿叶*绿叶、红花

 

艺海钩沉——宋桂玲回忆录9

宋桂玲 抬花轿

 

 

    八路军退出开封后,国民党新进驻的军队配有一个剧社,传言他们的刘汝珍师长也特别爱戏。不久,果然出现了一大奇观,即“四大主演”同台演出。说是“四大主演”,其实是陈素真、常香玉等“大腕”离汴后,萧条的开封剧坛多年没有出现的一种景象。这四位名家为司凤英、侯秀真、邓银芝和范秀荣,演出地点在醒豫舞台。按当时的情况,本应该轰动一阵子哩,但不知为什么,演了几场却一直卖不满座!怨剧码太熟?抑或剧场位置背?总之让那位师长大为扫兴。

 

 

    就在这时(他和剧社的人)不知怎么听说我的病好了,便立马派人请我“出山”参加演出。当时我的身体尚处于调理、康复阶段,爸妈很是犹豫,但我深知家里已是山穷水尽,因此便不顾家里人的劝阻,一口答应:先演三场试试。第一场《凌云志》,第二场《克敌荣归》,第三场《秦雪梅观文》。鉴于我大病初愈,没敢演猛翻猛打的戏,本有点担心。可是真的出乎意料,海报一贴,居然让惊讶的观众奔走相告——因为很多人都已为我已经不在人世了,单凭这一点,再加往昔我给观众留下的好印象,三场的戏票很快便抢购一空,并且在难以满足观众要求的情况下,不得不场场加座,“站签”又卖出的多,结果把剧场给挤了个水泄不通!从来演员和观众就是互相鼓舞的,面对此情此景,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只要我挑个“腔”或哪个动作稍微卖一点力,台下立刻就会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按身体状况说,三场戏演完我确实累得够呛,歪倒都几乎起不来,但开封观众对我的厚爱又大大激励着我,使我常热泪纷纷而终生难忘。

 


    那位师长和剧社的人当然更加兴奋,纷纷议论、赞扬说“四大主演合作都没把醒豫舞台卖满,一个小宋桂玲居然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差点把院子撑崩!”后来听说我尚未痊愈,乃是带病演出,又派人一下子往我家送了好多水果、补品和不少的钱。妈妈喜得搂住我的肩膀直叫“乖乖……”就这样又补养了两个月,于1948年10月24日在隆隆的炮声中迎来了开封的第二次解放。这次战役,听说龙亭打的最激烈,死了很多人!


 

    局势稳定以后,土街新声戏院的刘经理请我下海演出。还从西安邀来了著名文武小生常香玲女士为搭档。说起香玲大姐,不由人心头暖意顿生。她是巩县沟集人,比我年长六岁。本名刘凤云。自幼投著名豫剧男旦张凤仙门下,与常香玉同班学艺;之后又拜著名京剧武生葛燕亭为师。十一岁时在开封火神庙演出即初露锋芒,以饰演《泗州城》一剧中的孙悟空而获“活猴子”之誉;它如《卖苗郎》中的苗郎,《天河配》中的牛郎,《玉虎坠》里的乾郎,《白水滩》里的十一郎等,也都是她常演的拿手剧目。而尤为可贵的是其人品。她待人善良、厚道、诚恳,可以说是有口皆碑。与我的合作,真可谓得心应手,像《凌云志》、《九花娘》、《克敌荣归》等剧,舞台上的眼神交流,表演上的相互关照,常能取得锦上添花的戏剧效果。她的武功也很硬,唱念做打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在演《翠屏山》的石秀时,其上场的第一个“亮相”便能引来满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行家懂得,这出戏难就难在石秀的处境极其复杂的心里状态上。石秀落魄在结拜大哥杨雄的家里,而杨雄的妻子潘巧云(石的嫂嫂)因与和尚通奸被石秀发现,嫂嫂却还要反咬一口赶他离去;想那石秀既为好友抱不平,又不得不表示感谢,当然还不能失去男子汉大丈夫的尊严,就在这种满腹委屈却又无法启齿的尴尬情景下,硬是要强压愤怒、面带微笑唱出“转面来叫一声贤德嫂嫂”,其心情、表情、戏情之难可想而知。因此每到这句唱词,往往能够获得观众接连不断的掌声。时间虽然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但她那时演

出的神情,其唱腔、唱法和高超的演技仍历历在目,使人难以忘怀!可以说,从艺品和艺德上讲,香玲姐是我几十年当中最为敬佩的演员之一。

 

 


    是年春节前后,我又到相国寺和平戏院与李志贞女士轮流领衔主演。近在咫尺的工人戏院是王秀兰、王敬先领衔主演。双方的“底包”都很硬。“和平”这边主要有:侯秀真(生旦全能)、谢顺玉(须生)、王根保(须生)、牛保敬(须生)、王梨云(闺门旦)、刘春虎(黑脸)、谢顺明(文武小生)、王韵生(文武小生)、强庭梁(须生),还有刘尚云、王鸿雁等人。这里应该特别提及的是侯秀真,她是位德艺双馨的好演员,但除了抗日战争中曾被大汉奸杨世卿掳走几年以外,可以说拉了一辈子“二套”,其奶师是艺名“水上漂”的张芳金,自幼练就一身过硬的台步,嗓子虽微微有点发沙,但唱来却能以声传情。她初攻刀马,兼及花旦,以后又应工小生,兼演老旦。难得的是她无论和谁配戏,都能起到绿叶红花,水乳交融的作用。再加扮相漂亮,身段潇洒,演主角的如果稍差,还真有点让你下不了台哪!

 

 

    再一个是王根保,他十四岁即自卖自身到招讨营卢殿元科班学戏,师承著名艺人管玉田。始以文武小生应工,兼演红脸,后则专攻须生。曾以“关公戏”而享誉省垣。在《寇准背靴》一剧中,其诙谐、风趣的表演,曾获“滑稽老生”和“三绝”(戏绝、唱绝、帽翅绝)之美称。再一个是王韵生,他和强庭梁都是在西安狮吼剧团打的功底,并均以文武生应工,韵生的《南阳关》和《前楚国》,庭梁的《淮都关》和《狮子楼》等剧都一向为广大观众所称道。他两个演《盗九龙杯》中杨香五,技艺当在伯仲之间。强庭梁并能导演。

 

 

    还有谢顺玉、谢顺明兄弟,则均是自幼随父绰号“花脸王”的谢青山学艺,可称梨园世家。顺玉的《伐子都》、《过五关》、《走麦城》,顺明的《长坂坡》、《黄鹤楼》、《九江口》,均属河南梆子戏里经久不衰的叫响剧目。

 

    岁月沧桑,上述这帮好将中除谢顺明一人今尚健在外,其余已经全部作古了!特别是英年早逝的李志贞,其嗓音甜润,做工纤巧,唱腔别具一格,确实豫剧界一位不可多得的闺门旦,可惜只活了三十四岁,实令人不胜唏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