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成功的秘诀:真正的风险

(2008-03-13 21:52:26)
标签:

文化

    股市最大的风险并不是大盘指数下跌的风险,更不是股票价格下跌的风险,而应该是上市公司经营的风险及因为担心股价下跌而不敢投资造成的风险。 
    我们看到上证指数从6000点下跌到今天——跌破4000点,很多投资者开始担心和恐惧:牛市真的结束了吗?我们是否应该清仓离场?究竟应该买还是卖,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思考。
    今天我们不从投机的角度运用技术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从投资角度来说,如果上市公司没有盈利能力,即使指数只有1000点,公司股票价格也存在泡沫,不具备投资价值,那也孕育着巨大的下跌风险;如果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强,那么指数即使在4000点以上,公司股票价格也没有泡沫,仍具有投资价值。沪深两市1000多只股票,随着新股发行,未来股票数量会越来越多,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具有投资价值,如果将所有的股票排列成一个金字塔,只有金字塔尖上不到1%的股票具有投资价值。最赚钱的上市公司股价与大盘关系不大,虽然从短期来看大盘的涨跌最其股票具有助涨和助跌性,但是,从长期来看,股价最终要回归其价值,所以,优秀的上市公司在市场暴跌的影响下股价也会呈现下跌,但是,由于企业不断盈利,每股收益和净资产不断提高,最终反应到股价上也必将是不断上涨,优秀的上市公司即使被市场炒作价格在某段时间出现高估,但是价格回归其价值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完成:1、股价下跌;2、业绩呈现大幅增长。所以投资者不用担心那些被高估的优秀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股票价格的波动都会被平移。就象我们现在打开K线图看茅台、张裕、万科、招行这些股票,虽然当时它们的股价都出现过剧烈的波动,但是现在回头再看当时波涛汹涌的股价涨跌却是如此平静的海平面。
    人的一生做的所有的事情,归纳起来总的有两点:一、追求快乐;二、逃避痛苦。这种本能,相信每位投资者都能察觉到,读到这里,朋友!请您闭上眼睛回味一下,是不是持有一只翻倍股票给你带来的快乐远远不如持有一只被腰斩股票所带来的痛苦。所以,市场中绝大多数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并不是理性的以公司价值判断进行买卖,而是本能的以持股成本为界线自己盈亏状况来进行非理性的买卖。投机者在股价下跌的过程中总是很痛苦,为逃避痛苦而卖出股票,而投资者在股价下跌的过程中,会因为股票更具投资价值而继续买入股票,投机者为自己的选时不对而懊恼,止损后下一次的操作仍是在选时,而选时却不能构成投资赚钱的基石,我认为投机操作是一种浪费精力、脑力、方向性根本错误的选择,从“管道学”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断提水的工作,而投资则是让优秀的上市公司为我们打工,是“管道学”中摆脱财务束缚的唯一方法。
    今年,巴非特个人财富超越蝉联十三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我认为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巴非特特选择全球最赚钱的上市公司,全所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为他打工,而比尔盖茨自己给自己打工,接“管道”的方式最终战胜的“提水”的方式。
    所有成为巨富的人都是研究自然法则的人,所有投资成功的人都是突破自我看到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人。
    所有说中国股市已经进入熊市的人,我认为太悲观了。我们看到以下大牛市的根基:一、股权分制改革,在股权分制改革以前,股票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价值,但股权分制改革以后,股票真正具备了投资价值;二、人民币的升值趋势没有丝毫改变;三、我国宏观经济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优秀的上市公司业绩在未来仍将持续提升;四、通过股权分制改革以后,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持有公司的股权及优秀的管理团队得到了股权激励,这相当于原来农村的大包干,上市公司高层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空前一致。
     2008年3月13日的今天,市场下破4000点后的悲观氛围,我从朋友们的电话、邮件中深深的感受到了,市场没有变,变的是因为市场一跌投资者内心深处原有的那份平静。投资不仅在于术,更在于心: 2008年政府为防止我国经济由过快转变为过热,从而进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犹如给一辆正在快速行驶的跑车松一松油门,踩一踩刹车。但是,就在松油门,踩刹车的时候突然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脆弱的市场又遇到了平安增发事件。但是,这些因素都不可能改变这辆快速行驶中火车的方向。
     没有意识到中国证券市场在未来所孕育的巨大投资机会,不知道应该持有什么股票与上市公司一起成长才是最大的风险。
    面对当前市场持续的下跌,我认为目前的股市是投机者的地狱,是投资者的天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