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带着父母去旅行漳州古城福建土楼旅游 |
分类: 行走江湖 |
福建省东南南部沿海的厦门、漳州、泉州被称为“闽南金三角”,这次和父母的漫旅行就围绕这三个城市展开。上一篇详述了在厦门的三天,本篇来说说漳州三日。
从厦门市区开车不到一小时即到漳州城区,一路畅通,十分好开。我们三口人在车上一路夸漳州城市建设好、环境好,北京已经下雪了,人家这边三角梅开得正艳,湿润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城市既有现代舒适的商品房社区,又保留了历史街区。
【漳州古城一日】

到漳州市区,一定要去漳州古城逛一逛。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是这里的最佳概括。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石牌坊、林氏宗祠、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府衙旧址、东西桥亭......
文保星罗棋布,古韵扑面而来。

漳州古城里还生活着很多居民,他们是古城里的活文化。在老街台湾路60号一家饼店买的白香饼(10元)、红糖肚脐饼(10元)、一大包炸芋头片(15元),真是便宜又好吃。我光顾着吃,都没拍照。

漳州古城内非遗集中,比如漳州木偶头雕刻、布袋木偶戏、木版年画、芗剧、锦歌、蔡福美制鼓、八宝印泥...在古城里都能寻其踪影。
到了片仔癀的发源地要吃什么呢?
可以吃四果汤、满煎糕,豆花粉丝、锅边糊、卤面、手抓面里面可以加各种配料,丰俭由人。

漳州朋友小凤带我去吃的“天添锅边糊”是当地人很喜欢光顾的小吃店。里面像面片一样的主料是用米做的,搭配高汤和各种卤味汇成一碗。
从漳州市区走高速、国道、省道,车行两个多小时到达土楼,盘山路可把我开过瘾了。沿途看到在修高速公路,想必再过两年,来土楼的路会更方便些。毕竟这么一大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神话一般的山村居民建筑群要好好的发展和推广呢。
很多之前来过土楼的朋友对我说,土楼里面又破又久,你带父母怎么住?
来,我们一起打破老旧破的印象,看看我们住的土楼。
定位青普南靖塔下村文化行馆~
塔下村建于1426年,是闽南著名的侨乡之一,也是不少台湾同胞的祖家。这里两座自南而北的绵延打赏,如巨臂揽住一道生机勃勃的峡谷,山中古木参天,碧绿如黛;土楼沿河而建,均匀分布两岸。有常见的方形、圆形土楼,还有围裙形、曲尺形土楼,还有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
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就地取材,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和"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模式,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土楼建筑风格古朴,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
9年前我一个人来过土楼,在客栈住了一晚。9年后我和家人再来土楼,高速公路正在修,路边建起了很多新民居,土楼也在发展,特别开心遇到青普,让父母住得很舒服,也让我体会更多。
在这里一切都那么恰如其分,那么刚刚好。
我的房间在溪边的会源楼三层,站在我阳台上可以俯瞰“东方红”的大院。
我住的是大床房,卧房、书房之间不设实墙,仅织物帘、屏风隔开,整个房间开阔通透。公共空间和屋子里用的实木家具都是“梵几”的,这个我很清楚,梵几在国子监街里有家店,离我工作室很近。时不常的我会过去逛逛。
回想9年前,第一次来到福建土楼。对这些圆的、方的、关上大门就是自己世界的土楼充满好奇,我包了辆车用两天时间走马观花的在很多个土楼里留下了我的足迹。
而这一次,我用三天住在这五座土楼里,用眼睛去仔细看每一个房檐,用耳朵去听窗外的溪水流过、虫儿名叫,用鼻子去闻木房子的味道,沉下心去感受。
青普南靖塔下行馆,由建筑师华黎担任总设计师。华黎保留了土楼原有的夯土墙体、木质栏杆,将传统的客家文化理念与现代生活方式和谐交融。还原客家土楼内院的形式感,将客家生活植入整个空间。
随我去看看这五栋土楼吧,我想和你分享我看到的
住在这里的几日,我没事就去文选楼的“时光展”里走一圈。艺术家利用当地老物件,以“门窗”为视角,以时间的“光”寓意幸福的希望,描绘记忆中美好的色彩。在文选楼里以特殊的建筑空间语境,在传统和当代中保持碰撞对话。
客家人的迁徙经历构造了“防御性”经验,不仅创造了土楼,更是塑造了能把“异境”改成“吾境”的能量,那些迁徙中的“美好”时光重构了土楼建筑里每一个角落和空间。
【稻孙楼】
稻孙楼的一层和二层有几间客房,“青普臻品市集”在一层,里面陈列着臻选的当地食品、茶叶、青普文创、手工艺品、还有让我欲罢不能的餐具。
还有精致的酒杯,在行馆里喝酒用的就是这些杯子。
【耀东楼】
等待时,我懒得回房,拿起沙发边上的杂志翻看,穿着大衣,说不上多冷却有几分寒意,又觉得闻着潮湿的空气听着虫鸣也蛮舒服。
在杂志里看到馆长和行馆员工的介绍,这个叫张晗的小伙子来自大理,行馆里的其他员工都是塔下村村民。文章里讲述一个异乡人如何领导一群当地人,写得有趣。这个小伙子,在我们吃晚饭时一直在院子里忙活着,一会儿打理花草,一会儿给篝火添柴火。
我正看得津津有味,张晗从我身边经过,原来耀东楼的二层有一间是他住的房间。
他问我坐在院子里冷不冷?
我答:还好,再过几分钟衣服就烘干了。
没说太多,互道晚安,他就上楼了。两分钟后,一位服务员奉了杯热茶给我。捧着茶,蒸汽熏着我发凉的鼻尖,从这杯茶中我品出他是如何领导有方的了。
【和贵楼】
和贵楼二层有三个客房,一层是制茶工坊和美食厨房。这栋楼飘着饭香和茶香。
她说以前的人去田里干活会这样带饭,挂在树上,可以防止各种嘴馋的小动物。
把用油略炒过的生咸糯米塞进芭蕉五角荷包里再去蒸,又学了一个新技能,感觉自己很厉害。
晚餐时,他们帮我蒸了五角棕,可能是因为自己亲手包的缘故,我觉得特别好吃。
很大很大的会源楼邻水而建,却只有6个房间,更多的部分用作公共空间。这座楼里有手作空间、水吧台、儿童空间、酒吧、多媒体室、瑜伽室、茶室。
每每路过一层儿童空间时,我都会想我的杏仁儿

青普,既非民宿也非单纯意义上的酒店,是人文艺术的花样玩法,它是一个人文度假场景综合体,集食宿游艺购为一体的度假新模式。
青普目前开了五家文化行馆,南靖土楼、丽江白沙古镇、扬州瘦西湖、河北怀来、苏州木渎,泉州晋江梧林传统古村落正在筹建中。
【客家风味】






以上是我们在行馆吃的一日三餐。吃得太多,只能拼着看啦!每一餐,每一道菜没得重样过,客家人的精致家常菜 ,用的都是山里的应季食材,走地田鸡、散养鸭、土猪、山笋,油和盐的用量比外面餐厅里用得少,很合胃口,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我们吃得很欢喜,老爷子高兴,我陪他还喝了壶米酒。每日,不仅房间里备了水果,公共空间里也有自助的水果和点心。
【艺文体验】
我们选的行馆全包套餐,含三餐、含一天两场艺文活动,每天上午会去土楼代表景区,有专车和管家全程陪同,含门票和导游讲解。这两天分别去了振成楼和云水谣,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随行的司机和管家都是塔下村的村民,他们对土楼在了解不过,一路都在听我们声行并茂地讲土楼的故事。
爸爸脑梗后腿脚不利索,可以自己慢慢走段路,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要用轮椅推着,幸亏有管家帮忙,感谢照顾。
所以啊,同学们,趁着父母健康一定要多陪他们出去走走啊。

振成楼被誉为客家土楼中的“土楼王子”,由洪坑林氏21世林洪超兄弟在1912年建造。楼虽不大,但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还大胆的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有一定的审美境界。
土楼是客家人所建,客家人可不是少数民族,他们都是中原南迁的汉人。远道而来是客人,于是有了“客家人”的称呼。既然是客,难免受到山贼的侵扰,受到野兽的袭击,客家人用智慧建造了土楼,一座可以栖息繁衍的城堡。
客家人家规严明,男人经商赚钱养家,女人在家相夫教子,上面图片里是给客家女人立的规矩。注意这还不是全篇,只是“节选”而已。

在云水谣景区的和贵楼建于雍正十年,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的特别之处是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经历200多年依然坚固稳定保存完好。

在云水谣景区的和贵楼建于雍正十年,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的特别之处是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经历200多年依然坚固稳定保存完好。
云水谣里最有灵性的莫过于村里这些上百年的大榕树了~
我们继续前行,
下一站到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