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本自由行京都甘春堂和菓子体验 |
分类: 行走江湖 |
甘春堂是京都为数不多的传统食品老店,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各代的堂主一子单传,古老的糕点制作方法延续到今天。根据季节的改变,店里会制作各种对应色彩的甜品,在这里不仅可以喝茶品菓子,还可以学习和果子的制作。
日本管点心甜品称为菓子,和菓子是日式的,洋菓子是西式的。和菓子外形或可爱、或漂亮,都很精致,有的菓子还有纪念意义,可以代表一个景区或者城市。和菓子是一部分日式点心的统称。型态多样,一般有团子、麻糬、馒头、铜锣烧等等。主要的原料包括:米、面粉、红豆、砂糖、葛粉、抹茶,或依照不同的口味添加不同的特殊食材。和菓子以成品含有的水分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成品时含有的水分大约30%-40%以上的被称作“生菓子”。第二类,成品菓子的含水量为10%-30%之间的被称作“半生菓子”,第三类成品菓子的含水量为10%以下的果子称作“干菓子”。日本的洋菓子做得也不错,很符合亚洲人的口味,比较清淡一点。日式甜品的烘焙方子在烘焙圈里一直很受欢迎。比如:小山蛋糕卷。
和菓子分很多种,有的是用以配茶,这种茶点与一般点心不同的是,它不仅要求营养价值高,味道好、外形美,而且要求色彩与形状朴素淡雅,易化,尺寸小。点心师傅认为每一款精致的新鲜和式点心都是对季节的表达,所以很多菓子选料都是当季的,也仅限当季供应。

甘春堂的店面好像日本美食连续剧《红豆甜甜圈》里描述的百年点心老店“满月堂”啊,剧中的点是开在东京浅草寺附近的。连续剧简述了一个年轻女孩在“满月堂”里学习成长的故事。我挺喜欢这部剧的。剧中也会有很多内容介绍和果子与茶道之间的密切联系。




京都甘春堂里的和菓子着实招人喜欢,选材和造型注重季节的变化,不愧是皇家御用点心。我要学习的三款菓子也在其中。

体验是日文授课,还好有中文介绍,我们能了解到每一款菓子的特性。剩下的就靠模仿和领悟力了,老师做一步跟着学一步就是了。
用加了精米粉、糖、糯米粉并蒸熟的面团包裹煮新鲜的芸豆馅,造型后做成柿子的形状,注意是柿子不是草莓啊,嘿嘿

花雕甜团儿--京岚山
用两色面团揉成面片,造成晕染的效果包上红豆沙馅料后,用手造型,再用箭头筷子和立体的三角楞型木条造型,雕出枫叶的样子。

这款点心是鲜点心中不可缺少的,用栗子和红薯做成糕,放在竹篦子上用力一碾压,就会篦成粗细均匀的条状,再用筷子把这些条条均匀的粘在馅料上。

这是我在甘春堂此次体验的作品,样子比较粗糙。但是味道不差,哈哈。活动结束后会奉上一碗抹茶配菓子吃,不舍得吃的可以用小盒把菓子带走。


可爱的糖,专门给小朋友过“三五七节”用的礼物,每年的11月15日,是日本的“三五七节三岁”,七岁的女孩子和五岁的男孩子们被家长领着来到平安神宫,祈福,参拜。
樱花糖


被放在贝壳里的新鲜糕点

枫叶羊羹糕

煎饼

被烤熟的菓子

秋意浓的米饼

上完菓子体验课后走出甘春堂,正好赶上夕阳西下,阳光照耀着街对面的神社。



随意逛了逛,晒晒夕阳也很舒服。


一间茶叶店

专门卖纸的店铺

花色多样的和式包装纸

属于秋季的小纸片

贺卡

这家“村点开新堂菓铺”也有百年历史了

店内的装饰特别的复古



昭和初期的村点开新堂菓铺老照片

一家古董店

一家卖笔墨纸砚的文房四宝店

前一篇:【印尼】有科莫多巨蜥的神秘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