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的领导干部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年终大考,市直属27个部门的一把手针对今年的工作和明年的规划进行总结和汇报,整个过程持续了两天,并且全程由当地电视台、电台和网络同步直播,网友和观众也通过网络、微博、短信等形式参与互动。有位“一向能够从容应对媒体的官员”,一反常态,不到10分钟的发言,脸上直掉大汗珠。
http://s2/mw690/4dd73283gd195f1b9dd51&690
出汗本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散热排毒之需。但在这大冬天的,就算在空调房中,短短十分钟,为何大汗淋漓?中医认为,人非正常出汗要么阴虚,要么气虚。阴虚表现为夜间盗汗,而气虚泛指身体虚弱、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等。这位官员显然不符上述症状,依我看,属于心虚。
心虚必然紧张,紧张导致出汗。别看中国官员个个都经历过大场面,站在漫长的红地毯尽头高喊一句“我宣布…”,一个时代的标志性建筑就诞生了。但将他们放到“现场直播”中,不心虚的官员却没有几个,因为他们习惯了发言跟着领导指示走,只要符合上级精神,有没有自己的思路不重要。突然有一天,汇报的对象既有上级,又有群众,就神经紧张了。
一些官员平时一张报一壶茶一杯酒就打发了一天,说不定晚上还冒出“一个妞”。出去“调研”前呼后拥,蜻蜓点水转一圈。对实际情况腹中空空,平时发言有秘书代劳。
网上曾流传一个官员的万用发言稿,“充分领会、加强落实、坚决铲除、努力开创”是不可或缺的词汇,换换名词,有机结合一下本部门的工作实际,一份新发言稿就出炉了。
因为没有放下身段去摸底,不清楚基层工作是什么状态,也不知道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所以,这样的发言经不起追问,上级领导多提几个问题就语塞,这如何不紧张?
“一向能够从容应对媒体”,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媒体是官员掌控的媒体,官员在媒体上只有神采奕奕,哪敢有大汗淋漓?记者可以不怕丢饭碗,但有几个不怕“跨省”?
在一个谁见了官员都要讨好的社会,突然让官员对人民群众述职,他们显然还不适应。
紧张,也反映了官员太在乎丢官。就正常人而言,稍用点心,对本职工作的成绩和问题是了然于胸的,即使冒出一两个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大可以诚恳的态度去面对,听众并不因此以你的“仔细研究”为搪塞。新问题不研究就下结论,这倒让人不放心了。紧张冒汗,无非是太担心在上级面前表现差而失去机会。
中央新的领导层以“转作风”为切入点,是看到了这个队伍涣散和溃败的危险,人浮于事、人浮于官,脚下悬空,失去了群众基础,社会裂痕在向纵深发展。“夙夜在公”和“晒旧照”就是修复裂痕、致力于官民关系回归的努力,虽然不免被批初级,但有努力比抱残守缺值得肯定。
有道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是旧时代的逻辑,我们已经进入每个人都应承担责任的新时代了。动车比普通列车跑得快是因为动车每节车厢都有动力,工作机制不一样。要靠一个有良知的领导人带动社会进步,仍是落后的意识。只有社会形成“动车”机制,官员述职不再冒汗,我们的“复兴”才让人感觉不是“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