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祥高考舞弊案为何如此嚣张?

(2013-06-12 17:08:16)
标签:

高考

钟祥

舞弊

公平

规则

娱乐

分类: 时评

轫于唐代的科举,是唐太宗选拔治国人才的谋略。高考的广度和深度都不能与科举相提并论,但二者都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途径。在拼爹的当下,相对而言,高考仍是最公平的选拔制度。

高考恢复已有35年,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屡遭针砭。每逢一年一度的高考,有些考生家长的护考行止已然有些异化——小区池塘有蛙鸣,“影响”孩子复习和休息,那些青蛙被悉数毒杀;考场外车辆行人的噪声“影响”孩子发挥,他们自发拦截;父母去世,他们“善意”地隐瞒……如果说这些有悖于亲情和常理的荒谬做法勉强可以理解,有些考生和家长的言行则是彻头彻尾的无赖加无耻。

今年,有媒体报道说,吉林有考场规定,女生只许穿背心,一律不准戴胸罩入考场。盖因作弊技术日益先进,作弊之风日盛。

近日,据《新京报》报道,在湖北钟祥三中,一位来自外地的李姓监考老师没收考生的作弊工具苹果手机,有考点试卷复核员向李老师行贿,希望私了,被拒绝,李老师一出考场就被人打了。8日又有一名外地监考老师被打。更令人瞠目的是,一名考生说事先花钱向老师订了答案。该考生指着手机对另一名考生说:“每场考试我都带进去了,他发都没有发。我在厕所里都没有收到。你跟班主任打电话,就说我要退钱。”

  一段在网上广泛流传的视频中,一个家长指责前来处理围堵事件的钟祥市副市长:“这个考点为什么突然把原来定下来的监考老师换了?为什么突然把无线电信号屏蔽仪也换了?哪里没有作弊的?要公平公正。不能拿我们的孩子开玩笑!(言下之意,原先的监考老师和屏蔽仪都被他们‘搞定’了)”。还有家长威胁监考老师关闭屏蔽仪:“今天叫你,不关出不去。”

  有来自网络的消息称:荆门市去年高考雷同试卷183份,其中179份在钟祥,有一个考点出现了近100份雷同试卷。因钟祥高考作弊成风,这次湖北教育厅把重点放在了那里,从异地派监考老师。

  无独有偶,吉林也发生过家长集体殴打抓作弊考生的监考老师事件。

  网友“嘁咕隆咚呛咚呛”说得好:“作弊和想作弊的人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这比作弊本身更让人气愤,还有没有一点廉耻?”

  即便在帝国时代,科举舞弊,一旦查实,涉案人犯轻者罚银、杖责、革职、流放、充军,重者绞刑、斩首。满清一朝,从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到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236年间,几起有名的科场舞弊案中共有124名官员、324名考生及家属被处罚。被处斩和绞刑的不乏朝廷命官、一品大员。

  和比赛一样,考试是一种选拔。靠舞弊获得高分,无异于靠破坏规则赢得比赛。无论有什么借口,都是不可饶恕的。

  总有人以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而自傲,这一文明却有致命的缺陷——缺乏契约意识。太平天国时期,美国传教士密迪乐来中国,看到了种种匪夷所思的苦难,得出结论:“中国最需要的不是现代科技,而是基础文明”。基础文明的根基就是契约精神和权利意识。一百五十多年过去,这个结论仍然没有过时。

  农业时代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建立在宗族、姻亲、乡邻等熟人社会的基础上。进入工业化时代,乡土社会之外的陌生人社会,契约关系的基石至今没有奠立。这才有毒蔬菜毒大米病猪死猪等等自己不吃只卖给城里人外地人的可怕现实,才有“互相投毒”的互害现象,才有职业道德沦丧的社会溃败。

  在竞技场,一个运动员一旦被发现赛前赛中偷服禁药,会被取消资格收回奖牌;在赌场,出老千的赌徒一旦被抓,也决没有好下场。那些理直气壮作弊、作弊未遂便“群情激愤”的考生和家长,与既要参与游戏又不肯遵守规则的运动员和赌徒别无二致。他们成功的前提是广大遵守规则的参与者利益受损,他们是既不认赌又不服输、毫无契约意识的无赖。

  这样的作弊之风,倘若不深挖源头、狠狠打击,高考的前景,危矣!中国的未来,危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