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初一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2014-09-15 15:38:04)
标签:

发言稿

分类: 教学•奔跑中•思而无限

                                 如何让初一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一、开学初学生最大困惑:

1.课堂忙碌无序,笔记认真记也跟不上,晚自习时间增多作业却还写不完。

2.寄宿吃住不适,同学增多,不知道和他们怎样相处。

3.回宿舍,时间不够用,什么也干不完。

4.在小学时很成绩很优秀,一到初中却渐渐地变得成绩落后,开学初有了厌学的程度;而原先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好。原因都归结为七年级孩子对初中生活的不适。

二、初一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学生由小学到初中,是一个衔接与过渡。初一是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的一个过渡开始,是学生生理、心理和学习活动的一个转折和飞跃。刚入学的新生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以致影响了他们的情绪、信心和成绩。怎样在短时间里使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实现稳妥的过渡,这是摆在孩子、老师和家长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孩子学生在各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前所未有的四个变化:
1.是课程的变化

从小学的两门主课增加到七八门课;中学的任课教师为“一人一科”制,课堂上“一天换几人”的现象,代替了小学的“一人教几科,班主任不离班”的全班制。同时,中学课程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大,使刚上初一的学生很难适应这一变化;
2.是内容的变化

教学重点由小学的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转到了中学的主动的复习和预习,能够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由家长看管陪伴辅导作业变成自己统筹完成作业,所以才出现忙而无序的现状。
3.是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上的变化

小学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像家长一样事无巨细,而初中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也就是说,老师把一些要求、规范、纪律等等讲给学生,让他自觉地去遵照执行。所以教师宿舍很不适应。
4.在生理方面,孩子从儿童期进入了青春期。

青春期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也就意味着他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时期,也是最关键最危险的一个时期。有人说:“青春期是花团锦簇的沼泽地。”如果在这一时期,生理上能够健康的发育,心理上能够健全发展,思想道德上能够合乎社会规范地培养起来,同时又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对一生都将起到重大作用,甚至会决定今后发展的轨迹。
   因此,根据这些变化及其规律,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记住你的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

四、作为家长要做好几点:

1.思想重视,坦然面对。

对于很多孩子会出现的心理变化要思想重视,坦然面对。而且一定要讲究策略,不能强迫式或者暴力式的教育,否则会适得其反。对于学习,父母更多要给孩子鼓励,帮助孩子分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他共同解决,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但绝不是放纵或者说是溺爱,这个尺度父母要把握好。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再是像小学生那样,简单的物质奖励就可以给他们力量,其实更多的要给他们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买娱乐工具   买品牌衣服    哭闹便接回家    撒谎给学生请假)

2.学习提供策略,给予帮助
 步入初中,课程的内容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都有了很大的增加。所以孩子会感觉学习的压力,同时学习的思维方式和小学也有很大不同。很多时候学生在学校听的会感觉似懂非懂,这种似是而非的状况经常困扰着孩子。

(1)双周日父母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关心他的学习,让他把不懂得地方说出来,和他一起解决。只有在困难的时候帮他一起度过,孩子才可能避免由于课程太难,压力太大而成厌学心理。同时这个时期的学习指导要以引导的方式为主,调动孩子自己学习,自己和老师研讨问题,这是每个学生都将要必备的能力。
(2)平常注意和自己学习有困难的学科教师沟通,给孩子铺设台阶。

(3)让自己的孩子和优秀的孩子结合,在互助过程中完善自己。

3.生活方面学会放手
 进入初中,很多孩子都可能和自己以前熟悉的同学分开了,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其实,很多时候他们是对这个新环境既好奇又恐惧。他们很想了解这个新环境,融入其中,可是由于太多的陌生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恐惧。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更多的给孩子鼓励,让他勇敢的去和同学老师沟通,尽快的融入其中。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思想,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因为他适应了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他打破了学习的第一层阻碍,为他今后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孩子刚进入初中就被这种陌生感束缚,迟迟不能改变的话那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

(1)学会教给孩子和各种性格孩子相处的技巧,培养孩子的善良、阳光。(强势、弱势)

(2)孩子交往遇到困惑(男女生交往、孩子受了欺负)注意保护孩子自尊心,并借助老师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让孩子克服过度依赖心理,在家教给孩子必备的生活常识,让其为在校生活做好铺垫。(让女孩子贴心,让男子有责任)
(4)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只要家里有能力,就给你单独的房间学习,不要在客厅或是和大人们在一起。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力求安静单纯,避免干扰。周五周六两天,在学生学习时尽量要减少应酬,更不要把好玩好闹的人带到家来,不要大声喧哗,少看或不看电视,少外出。最好能安静地看看书,或安安静静有条不紊为孩子调理生活,给孩子树立出榜样来。孩子是你的影子,言谈举止都有你的底色。记住修养比成绩重要。帮助孩子有针对性地买课外书,养成读书习惯。有人说:收入再少也要买书,时间再紧也要读书,房子再小也要藏书,交情最好就是送书。家里没有烟酒味,惟有书卷香。惟有读书学习,才能实现自己,拯救自己!

各位家长,孩子的成长是学校的大事,更是我们千万个家庭的大事,期盼各位把一切放在第二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多关注,多智慧,让我们为了孩子的梦想“同心同行”,让我们的孩子更出色,庆幸您的到来,更希望您的下一次光临!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