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需要约束

(2013-02-25 09:46:17)
标签:

育儿

心得体会

成龙

著作

时候

分类: 六岁成长记录
     寒假时,苗的班主任给孩子和家长都布置了作业,苗除了要完成数学语文作业还要制作新春贺卡或写春联、我们家长则是看《有纪律的孩子更优秀》一书并写读后感,这项任务交给了苗爸,因为咱们说好了分工合作。


成长需要约束
   我与苗选择了制作新春贺卡,里面做了一颗愿望树,希望大家都能在2013年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
 
   下面是苗爸写的读后感与大家一起分享心得体会。

  成长需要约束

              ----读《有纪律的孩子更优秀》有感

 

细心拜读了班哈德·华博校长的著作--《有纪律的孩子更优秀》,感触颇深:为其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更为其倾其一生为教育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其著作引人入胜,发人深省。通过生动的人物事例和他在几十年教学中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给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以很大的启示。时常会有人说中西文化的差别会造成教育的大相径庭,然而,班哈德校长的著作里所阐述的观点,正确的诠释了“教育无国界”这一观点。

当今社会,尤其是在中国,家有独子抑或独女。且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衍生了这样一个结果: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为佼佼者。然而,作为学校之外的第二教育者,父母亲承担了不可或缺的教育责任,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头悬梁、锥刺骨,点灯熬油,废寝忘食的去汲取知识的营养;还是锦衣玉食,坐享其成,收获父母的劳动成果。因为家庭丰富的物质积累,而生怕孩子吃亏,从而会轻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任其发展,最后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曾经有报道说:许多官宦子女、商贾之后,少来不学无术,长大依靠自己家庭条件出国留学。然从小无拘无束惯了,出国后依然我行我素,放浪形骸。最后导致一事无成,蠢材一个。

“小不补,大尺五”,这是小时候母亲常教导我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衣服上破的洞口,趁它小的时候就要缝补,否则任其发展,等大的时候就无法弥补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刘备临终前嘱托儿子的警世名言。好的行为要从点滴积累,而千万不能养成坏的习惯。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年轻人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无恶不作,人人痛恨,归案后被处以极刑,临死之前执法官告诉他,出于人道主义,可以满足他最后的一个愿望,死刑犯说,他想见妈妈最后一面,于是妈妈来到他面前,他对妈妈说没有别的遗憾,只是想让妈妈喂他最后一口奶水,妈妈满腔悲痛将奶头放进五花大绑的儿子的口中……突然,母亲大声惊叫,满胸流血,原来儿子在吸吮的刹那,狠狠地用牙齿咬掉了母亲的一个乳头。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呀?母亲痛楚的质问儿子。儿子冷冷地回答:妈妈呀,是你将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应该感恩不尽,可是自从我出生那天起,你对我百般呵护,娇生惯养,对我不分是非,不问对错,时时刻刻庇护着我,我在外面和人家打架吵嘴,你从不问青红皂白,护短赖理。我长大后,你从不让我干家务活,什么扫地涮碗洗衣服,什么倒个茶端个水,我全然不做也不懂。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后来我在外面胡作非为,经常夜不归宿你也很少过问,即使有人找到你头上,你总是强词夺理说你的儿子如何优秀,是跟别人学坏了,正是你的无休止的爱,无理由的爱,自私的爱,偏心的爱……才将我,你的宝贝儿子一步步推向罪恶的深渊,落得今天的下场。这则故事所反映的道理我想自然是很明确的了。

200多年来,西点军校成为美国的骄傲和象征,她曾经培养出三位总统和一大批军事家,包括众多跨国公司CEO及董事长均毕业于西点。当他们谈及西点的成功之道时,均异口同声的表示:西点严明的教学纪律是首当其冲的。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湖北黄冈中学,近些年来成为国内重点中学的佼佼者,不排除其教学师资力量的雄厚,然而其严格的教育制度和军事化纪律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从其一言一行的点点滴滴抓起,要给他们的行为以正确的约束力,这样他们才能够沿着正常的轨道稳步成长,教育不是画饼充饥,成龙或是成凤不是孩子与生俱来就拥有的。具有约束力的引导教育是最最关键的成功要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终于换牙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