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六个月的点点滴滴

(2009-05-26 11:55:28)
标签:

育儿

苗苗

分类: ✿三岁成长记录✿

                                     体重:33斤

                                     身高:104.5厘米(净高)

 

    苗苗现在变得比以前会吃也能吃,有一次我提前到幼儿园去看她,正好是开饭时间,老师给苗盛了一大碗饭,我说这么多能吃完吗?老师可以吃完,还说苗现在能吃好多,我有点不信,但看到苗一勺一勺的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时我真是大吃一惊,要是在家里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在幼儿园苗不挑食,什么菜都吃,这点不像她们班的几个小朋友遇到自己不吃的菜宁愿吃白饭都可以,这样挑食怎样长得好。

    苗的身高我就不多说了,基因问题想让她长慢点都不行,我四岁时就已经120厘米了,希望苗能悠着一点儿长。

 

 

         三十六个月的点点滴滴

    三十六个月的苗苗依旧不大方,在4月30号那天幼儿园举办了一次全园操节比赛,苗苗的表现让我极其恼火,答应得好好的一定会做操给妈妈看,可是临上场时开始哭鼻子,边哭边拉着我的手说:“妈妈你不走,陪我一起去做操。”好不容易上了场就看见她一个人哇哇大哭,边哭还边打哈欠,这家伙头天晚上睡得那样香怎么做起操来就犯困呢?看得我气急败坏,感觉肺都要气炸了。

    下来后我把苗带到一片空地上训话,小人儿哭着说:“妈妈,我再也不这样了,我改。”这话还是第一次听得,心里也软了下来。是呀,不大方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掉的,发再大的火也没用。真希望像苗自己承诺的一样下次表演节目不再这样哭哭滴滴的了。

 

 

 

         三十六个月的点点滴滴

    苗在第三十六个月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借助老师的力量让孩子学会独睡,我也不用再陪着一起躺在床上直到她睡着,让孩子早点学会独立对成长也有好处。现在让苗睡觉对我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了,哈哈~一种解脱呀!

    如今小苗每晚都睡得很安神,不再像以前夜夜哼哼唧唧吵好几次,搞得自己也睡不好我们也跟着累。

只从有了苗后我没一天晚上是睡得踏踏实实的,不过从这个月开始苗开始睡得很安稳后我的睡眠质量也跟着提高。

 

 

                     三十六个月的点点滴滴

    臭美的天性不断上演。家里不能有小粘贴,只要是看见了小人儿一会贴在眉心间、一会贴在耳朵上、手指、脚趾,然后还会跑到镜子前左照照右瞧瞧,自我欣赏一番。

    这段时间幼儿园每天都在紧张的排练六一的节目,这回是要到舞台上去表演。我告诉苗苗这次演出不但可以穿漂亮的衣服还要化妆,苗苗一听化妆就来劲了,边说边用小手在额头上比划说到:“妈妈,我还要在这里画蓝色的。”我不明白她指着自己的额头说画蓝色是什么意思,想了半天终于明白原来苗说的是画蓝色的眼影,哈哈,这个小家伙,连这也知道呀。苗还兴奋的说可以擦口红,画红脸蛋了,这是一个臭美的小丫头。

 

 

 

           三十六个月的点点滴滴

    还是很喜欢吃小零食,尤其是糖和爽歪歪。

    现在又爱上了妙脆角,前段时间去芳婆那玩,小姨婆给苗买了两袋,这一吃就爱上了它,常要我们买,虽然我是比较喜欢吃这类东西,但我不会给苗买这类膨化食品,毕竟小孩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三十六个月的点点滴滴

        关于苗苗的动作发展我曾写过一篇大动作发展极好的小妞妞一只会拉小提琴的猪八戒

       

 

 

 

          三十六个月的点点滴滴

    三十六个月最显著的表现在数学方面,苗对数字的敏感这点可能随她爸爸。小朋友已经会10以内比较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如:3+4=7、2+2=4、2+3=5、1+7=8、 1+8=9、5-3=2等,知道加会变多,减会变少。

    其实这样我并不是强制性让苗学习的,她知道这么多都是在玩玩具和吃东西时学到的,平时苗找我们要零食吃,比如吃糖(小糖豆)我们会问她要几个,苗说吃4个,我们在给她的时候故意少给一个或两个,让算算差几个才是4个,或者我们一次性给苗4个糖,又拿走其中一个,让苗说还剩数量,其实我们目的很简单想让她知道加和减的概念就行了。

    有时问她3+3=?想不出了时,苗苗会伸出左右手做出三的样子,从左数到右找答案。

   

   

   在给苗讲故事书的时候教了她几个字,识字我一直不作要求,不想在她小的时候教太多的东西,一切都以玩为主,在玩中学点知识。

    中国孩子读书最苦,现在不玩何时玩,一旦正真进入学校就要开始十几年的苦读生涯,我觉得现在应该属于孩子的自由、时间我不会去占有,学龄前主要是培养好的习惯、自信心、对学习的一种兴趣还有乐观的品性。现在都提倡早期教育,早期教育的确可以开发孩子的一些内在潜质,可有些家长把早期教育变成了拔苗助长。

   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孩子也不一样,所以教育的手法也会大不相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