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给苗苗在离家很近的幼儿园报了名,准备下半年的九月份就送她上幼儿园。她上幼儿园唯有一件事让我很头痛
,那就是苗苗对她睡觉的小枕头和被子的恋物情节,尤其是对枕头的依恋感,苗苗只有抱着枕头睡觉才能睡得更安神。我到现在也拿不定主意枕头和被子到底要不要跟着她一起带到幼儿园去,带去吧,可以安慰她刚刚上幼儿园对环境的陌生感,但时间长了又怕成了习惯改不掉了;不带去吧,中午睡觉怎么办,苗苗睡觉是离不开着两样东西的。唉~真是伤脑筋。
我已经不记得苗苗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她睡觉的小枕头有依恋感,而且只对那款花型的枕套情有独钟,其它的都代替不了。一次因为枕套脏了需要换洗,可等苗苗睡觉时发现不是原来用的那个枕头时就开始哭闹不停怎么哄都好不了,我们只好认输并快速的把没干的湿枕套熨干给她睡。
对被子的依恋感是逐渐形成的。今年入春后给苗苗换掉冬季里盖的厚棉被子就花了一番功夫,现如今她又开始依恋起换后的被子,每天一到睡觉的时候就会把枕头抱在怀里,嘴上还喊着盖被被,让我们想不通的是大热天要从头盖到脚捂得严严实实的,最让我生气的是有一天晚上停电了,而且那天又特别闷热,睡觉时苗苗一定要坚持盖被子,怎么做她的思想工作都无济于事,气得我真想煽她几巴掌。我真的不知道她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这两样东西。
苗苗对枕头和被子的依恋好在不是24小时不离,需要他们时多半是情绪不好时、睡觉时或被我们批评时她才会找枕头,抱着小枕头后,苗苗波动的情绪就会慢慢稳定下来。一个小小的枕头在那时变成了她最好的安慰物,这些安慰物到底对苗苗来说是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苗苗有恋物情节?不明白的我为此也看了相关的文章,以下是两篇文章的摘要:
《离不开的依恋物》
从8个月开始宝宝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妈妈有时会离开自己。这时他就要面对和度过这个孤独的时刻。所以他会害怕分离,害怕你永远不会在回到他的身边,因此,他会处在一个非常焦虑的状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经历过这种“分离的焦虑”。
一般情况下,孩子就会在这种脆弱和焦虑的时期选择依恋物。他在睡觉时或者当你把他送到奶奶家的时候,这个不可缺少的伙伴就来陪伴他。孩子就利用这个“过渡性物品”,将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物同外部世界建立起来。你会发现如果忘带或找不到依恋物,孩子就会非常焦虑,你也会觉得空气紧张起来。
《儿童的安慰物》
这些安慰物是孩子们适应这个新世界、新环境的情感支持!是他们适应陌生环境的情感拐杖!不是每个儿童都需要安慰物,但对需要安慰物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成年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是如此的弱小,感觉新环境的不安全,所以,安慰物对他们来说,是如此的重要!
当孩子需要安慰物的时候,父母不妨多多审视一下自己:
1、孩子很小就和父母分开,长期见不到父母;
2、平时主要是老人或保姆带,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太少;
3、与孩子身体亲密接触的时间太少;
4、孩子缺乏工作的引领,太多时间处于无聊状态;
5、孩子与外界接触太少;
6、不懂得或不注重孩子精神力量的培养等等。
如果我们因为种种的原因和借口不能够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给予他们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安慰,为什么不可以允许儿童自己找到安慰自己的方式呢?当孩子渐渐长大以后,当他们能够有足够的精神力量来适应和面对这个社会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放弃安慰物了。所以,不要粗暴地拿掉孩子的安慰物!
终于我找到了处理依恋物最佳的答案,当然我也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苗苗现在养成的恋物情节还是因为我这个当妈的某些地方没做好。对于怎样让孩子早日放弃依恋物有很多种说法,有的人认为让孩子一切都顺其自然得好,但也有的是要求大人帮助孩子在幼儿时期改变这个习惯,认为一旦形成固定的模式后,孩子可能会对慰藉物形成强烈的依赖,从而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发展。我个人比较认可后者的说法,当然是慢慢的、耐心的引导苗苗改掉依恋物的习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