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重并了解孩子的合理行为

(2007-08-23 00:44:52)
标签:

育儿

豆壳

苗苗

篓子

大人

分类: ✿一岁点滴✿

     昨天早上,逍遥派新的掌门人苗苗公主正在屋里逍遥自在的晃来晃去到处找乐时,突然发现外婆在剥豆子,身旁还有一篓子豆壳,这下可把她乐坏了,又有好玩的新东东了。    苗苗立马跑到篓子前蹲下,伸出小手拿起一个豆壳一边用手乱捏,一边嘴里还不停地说“剥”,我问她,“你在剥什么呀?”“豆豆”,不一会,她又大把大把抓起豆壳往外撒,我知道接下来地上会是一团糟,但我不会去制止她的这一行为。只是静静地在一旁观察,到后来我发现苗苗站起来,把手举得高高的,不再像刚才大把大把的撒豆壳,而是先放开一个手指头,然后再放开另一个,直到将五个手指全部打开,她一遍又一遍地做着相同的动作,眼睛一直都看着自己的手,很明显苗苗对手指打开的游戏很感兴趣。就这样反反复复的玩了近半个小时,在这期间我也多次问她还玩吗?得到的答案是玩,于是又让她继续她的游戏,直到她不在感兴趣为止。

 

    从苗苗大把抓豆壳延伸到将五指慢慢打开抓,在这一过程里她从中找到了快乐。这一行为正如蒙氏育儿法里所提到的,那是孩子智能发展最好最自然的方式。

 

    如果苗苗在玩的过程中我加以抑制,相信原本正在享受发现新事物的快乐苗苗,就可能因为她的游戏被打断弄得不知如何是好,然后会无助地大哭起来。象这样的情景一定很多见,大人反而觉得这孩子怎么这样的爱哭。其实我们大人在很多时候不曾关心孩子为什么哭,正如我们从来不曾注意孩子因精神得到满足所露出来的快乐微笑。这时一堵误解的高墙也因此幼儿时期就竖立在大人与孩子幼小的心灵之间。

 

    一直以来我们就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来判断孩子的行为表现,判断他们的对与错,甚至有时还会将孩子痛斥一番。而每当谈论起孩子时,我们脑子里大多浮现的都是他们令人头痛的捣蛋言行。但只要我们能换位思考,真正用心地进入孩子的世界,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去尊重正在进行的所有合理活动,那时不会再怪他们是捣蛋鬼和小调皮,反而会支持他们的行为活动。也许还可以看到孩子通过一些行为活动,借助内在力量达到自我学习和自我进步。

    对于苗苗她想做的事,我们在没有涉及到危险的时候很少去干预她的行为活动。那怕在外面她总喜欢用两只小手在地上摸来摸去弄的脏兮兮的,有时捡个这有时捡个那,也一样让她做想做的事。孩子不是大人的私有产物,在还没成为大人之前必须就要必须服从大人的指示。孩子也是人,和大人们一样是有着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的选择权力,需要被人理解和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