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视野下的抽样构想及实践
(2009-02-22 15:21:15)
标签:
调查方法社会调查社会学方法论问卷调查杂谈 |
分类: 研究方法决定结果 |
“居住区”视野下的抽样构想及实践*
——以“中国成年人的性调查”[1]为例
王东
内容提要: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是抽样社会调查面临的基本国情之一,与此国情相伴的是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为基本抽样单位,依托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的“户口簿”抽样。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加速,刚性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始松动,作为理想抽样框的户口簿受到冲击和挑战。以“属地抽样原则”构建的抽样框应包括两部分:社区居委会/村委固定居民(有户籍居民、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未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此外城市或农村户口簿上“户在人不在”的情况亦当排除。从抽样实践过程来看,将作为抽样基本单位的社区居委会、农村界定为“居住区”是必要的,此概念的提出具有方法论意义,可以很好的解决中国国情中抽样的可行性问题。在“居住区”概念视野下,大学也是一种“居住区”,对大学的抽样采用“地理抽样法”较为有效。结合2006年中国城年人性调查,从方法论的角度讨论了将上述构想付诸实践的过程。
关键词:户口簿抽样;流动人口;居住区
前一篇:试论电脑辅助调查的方法论意义
后一篇:性的人权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