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的性骚扰(4)

(2008-09-13 23:22:21)
标签:

性权利

性社会学

性文化

中国性研究

杂谈

分类: 性权利:良心高于法律

我们所得到的证据

年龄的影响是巨大的。在20岁女性中几乎有10%的人认为她们很有可能受到性骚扰,可是在50岁的女性中,仅有1%的人认为她们很可能受到性骚扰。从发生的可能性来看,女性的年龄每下降10岁,言语性骚扰就上升3.4个百分点。或者与60岁女性相比,20岁的女性去年遭到言语性骚扰的可能性要高出14个百分点。

同样,女性的吸引力每增加1分,她在去年受到性骚扰的可能性就要增加3.6个百分点。或者说,在四分制的身体吸引力自我评价量表中,最具吸引力的女性在去年被骚扰的可能性要高出10.8个百分点。

在所有城市女性中,只有40%的人认为她们有可能受到性骚扰。可是在少年时期就遭受过性骚扰的城市女性中,这一比例要翻一番,达到80%。在后者中,还有几乎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她们非常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性骚扰。同样,具有上述生活经历的女性,预测她们今后受到性骚扰的可能性要高出2-3倍。所以说,早期经验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曾被强奸的女性,在调查前的一年里,遭受身体性骚扰的可能性要高出22个百分点。从发生的可能性来看,曾经被迫与人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在去年受到骚扰的可能性要高出14.3个百分点。这是非常巨大的效应。

以上情况都呈现为统计上的显著相关。其中与进化的视角一致的是:年轻、有吸引力的、独身的女性遭受性骚扰的可能性更大,或者她们更可能认为自己有可能遭受性骚扰。同样,那些自我报告说自己具有更强烈的性驱力的女性,也更有可能已经遭到(或者预料将会受到)性骚扰。这虽然与进化的视角不大相符,却与本质主义者的立场颇为接近——这些问题中的一部分在生物学上已被预先决定了。

此外我们还发现:独身的、做白领工作、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女性,对于自己遭到性骚扰的可能性,也估计得更高。这与女权主义的视角相一致。可是也有许多事情并不完全与女权主义视角相符。例如,尽管在易受伤害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的女性,更倾向于预料自己将会受到性骚扰,可是实际上,她们在前一年里真的受到性骚扰的可能性并不比别的女性更大。同样,教育程度更高的女性也更容易清晰地意识到性骚扰的问题,而且对大众传媒有关该问题的报道更加关注。可是,她们自己所报告的、曾经真的受到过性骚扰的可能性也并不比其他女性更高。也就是说,个体所具有的平等的性别价值观,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对性骚扰的敏感程度。

 

性骚扰问题的简要总结

简而言之,我们的调查不太支持西方理论中的进化心理学视角,也不大支持女权主义的视角。在我们的数据中,似乎整合模型(前两者的结合)的证据是最多的。

在国际学术发展中,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常常与“基因决定一切”的说法纠缠不清,理所当然地受到一切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严重质疑。与此相对照,女权主义视角确实是一大进步。它正确地指出:如果相信任何一种“生物属性决定论”,那么现存的一切性别不平等现象就永远无法改变了。但是女权主义视角对于自然科学和“科学话语”的根本性的藐视,也容易使自己走到另一个极端上去。我们的数据至少能够表明,并不是所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为“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的罪恶。尤其是,这种解释与“基因决定论”几乎是殊途同归,都有可能变成一种压抑。

我们觉得,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很可能是相互作用并以一种非常复杂的方式连结在一起的。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它们连结的方式也很可能不同。这就决定了该文化中的性骚扰的性质。当然,靠我们这样一次调查,还无法探明其中的奥秘。这是我们最大的遗憾。

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很大的遗留问题。在以往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中,人们很少注意到女人对男人的性骚扰,更不相信男人对男人的性骚扰,而女人对女人的性骚扰则更被认为是无稽之谈。可是我们的调查却发现,这些情况尽管不多,却都确实存在。可惜,我们翻遍了能够找到的理论书籍,却基本上一无所获。结果,我们在留下无穷疑问的同时,只能提出一个观点:遭到性骚扰,这绝不是女性的“专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