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性骚扰(2)
(2008-09-13 23:18:41)
标签:
性权利性社会学性文化中国性研究杂谈 |
分类: 性权利:良心高于法律 |
男人和女人,谁更容易受到性骚扰?
我们发现,男人受到性骚扰的比例并不比女性少很多,但是性质却完全不同。在城市中,男性所受到的言语骚扰,有72.6%其实是来自男性。这种男人之间的言语骚扰主要发生在工人阶层里,很可能就是师傅们经常在性方面拿年轻工人开心取笑,结果小青年就撑不住了。相反,在农民、个体劳动者和其他阶层的男性中间,不见得这种情况就一定很少,而是这些阶层的文化并不认为这种开玩笑就一定是冒犯。
可是在城市女性中,言语式的性骚扰却有73.9%是来自男人。因此,如果只统计异性对自己的性骚扰的话,那么在城市女性中,有10.0%受到过行为搔扰,11.3%受到过言语骚扰。可是在城市男性中,这两个比例则分别只有3.4%和4.1%。这就是说,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男人对女性的性骚扰无疑是主要矛盾。
因此,相当多的女性能够感受到性骚扰的威胁。有23.2%的城市女性认为,自己将来有可能遭遇性骚扰,8.9%认为比较可能或者非常可能。也就是说,在这方面多少有些不安全感的城市女性接近三分之一。女权主义理论认为:这种不安全感会严重地束缚女性的自由,会阻碍她们参与社会活动。这是制约女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也就是男女不平等的主要表现之一。
对于中国的一般读者来说,更不好理解的恐怕是:毕竟有3%的男人说,他们确实受到了女性的性骚扰。
这荒唐吗?男性是不是真的会受到女人的“性骚扰”呢?
女权主义者基本上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她们的根据是:许多研究表明,男性更容易把女性的某些并非“性”的行为,错误地感知为“对我调情”。心理学家的许多实验也表明:许多在女性看来是与性无关的、仅仅表示友好的行为,却往往被男性认为是“性的”或者是“调情”(肯瑞克,1996,47;埃贝和迈尔贝,1986;肖特兰德和科瑞格,1988)。
不过,这个论据很有问题,也很危险。如果有人反问:为什么女性就不会误解男人的“非性”呢?或者说,女人为什么对男人的“性”就一定能够而且总是能够明察秋毫、洞若观火呢?如果说是因为“男女生来就不一样”,岂不是又落入进化论的口袋?恐怕还是由于女性的地位低下,不得不习惯于仰人鼻息,所以才锻炼出如此敏锐的洞察力。但是,这恐怕还需要更加充分的证据。
虽然我们的调查并没有深入到如此地步,因此无法评说我们所调查的男人是不是像女权主义和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但是我们却可以考察一下:被女人性骚扰的那些男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骚扰男人的那些女人是些什么样的女人呢?如果大体上符合人们的常识,那么我们就可以相信那些被骚扰的男人的话。否则,我们就应该相信女权主义和心理学家的话,把那些自认为被女人性骚扰的男人视为自作多情。
表13-1:受到女人的性骚扰的男性的回归分析结果
男人的个人情况
年龄大小
自己的魅力大小
是否独身
自己的性驱动力强弱
青春期开始得早晚
文化程度高低
男女平等意识强弱
是否一般干部、职员
是否商业服务业人员
是否个体劳动者
是否城市人
是否经常离家外出
是否经常社会交往
性观念是否开放
是否看过色情品
女性样本数
统计分析的结果是:既不能证实进化的视角,也不能证伪女权主义的说法。而且,我们所能找到的现存的有关性骚扰的研究,在男性受到性骚扰这个问题上都默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