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几个相反结论1
(2008-09-13 21:50:55)
标签:
方法论性社会学中国性研究杂谈 |
分类: 研究方法决定结果 |
该论文(以下简称《人格》),根据心理测量的数据,得出了许多结论,贡献甚大。我丝毫也不想贬低该文及其成果,只是想把其中有关小姐的“社会特征”的数据,放在更大的范围内予以考察。结果,我得出了一些相反的认识,特此列出,以供参考。
我在1999年8月-2000年8月之间,对全国20-64岁的总人口进行了随机抽样的电脑调查,其中有几个指标与《人格》一文基本相同。因此,如果把两个数据的统计结果加以对照,就可以看出:《人格》一文中的“小姐”与其他普通的中国女性究竟有哪些区别。由于《人格》中的“小姐”基本上是40岁以下,因此我也使用20-40岁之间的全国女性的统计结果。当然,两个数据的抽样口径有细小的差别,因此,下面的几个对比仅仅是提出问题,并不意味着否定。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相反的结论:除了大专以上的人之外,《人格》中的小姐的文化程度,高于全国同年龄的女性。因此,这些小姐的社会特征恐怕并不是“文化低”,而是高文化。
农村
城镇
相反的结论:恐怕不能说“来自农村的女性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