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几个相反结论1

(2008-09-13 21:50:55)
标签:

方法论

性社会学

中国性研究

杂谈

分类: 研究方法决定结果

该论文(以下简称《人格》),根据心理测量的数据,得出了许多结论,贡献甚大。我丝毫也不想贬低该文及其成果,只是想把其中有关小姐的“社会特征”的数据,放在更大的范围内予以考察。结果,我得出了一些相反的认识,特此列出,以供参考。

我在19998月-20008月之间,对全国2064岁的总人口进行了随机抽样的电脑调查,其中有几个指标与《人格》一文基本相同。因此,如果把两个数据的统计结果加以对照,就可以看出:《人格》一文中的“小姐”与其他普通的中国女性究竟有哪些区别。由于《人格》中的“小姐”基本上是40岁以下,因此我也使用2040岁之间的全国女性的统计结果。当然,两个数据的抽样口径有细小的差别,因此,下面的几个对比仅仅是提出问题,并不意味着否定。

 1  文化程度

          《人格》中的小姐    全国2040岁女性   《人格》与全国相差的百分点

小学及以下         13.8                35.7                    21.9

初中               61.5                44.5                    17.0

高中               22.9                15.7                    7.2

大专及以上          1.8                 4.2                    2.4

相反的结论:除了大专以上的人之外,《人格》中的小姐的文化程度,高于全国同年龄的女性。因此,这些小姐的社会特征恐怕并不是“文化低”,而是高文化。

 2  来自何处

   《人格》中的小姐    全国2040岁女性   《人格》与全国相差的百分点

农村           69.7              72.0                           2.3

城镇           30.3              28.0                           2.3

相反的结论:恐怕不能说“来自农村的女性居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