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贵在扎实
(2008-09-13 17:06:42)
标签:
中国性研究性社会学杂谈 |
分类: 反击:艾滋病恐慌 |
艾滋病对于中国人民的巨大威胁,现在不敢说家喻户晓,也可以说是广为人知了。自从1990年在中国开始进行的艾滋病预防工作,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再满足于大声疾呼与泛泛的宣传。它应该进一步深化下去,针对那些处于不同的场域与不同的情景之中的不同的个人与群体,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与教育。
这就需要研究,需要首先研究一下,不同的人们究竟有哪些不同的认识、需求与期望。否则,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就会变成“人人都知道,但是人人都不当真”的可悲局面。这方面,中国15年来的预防艾滋病工作,实际上有许多教训可以总结。
龙秋霞同志主持的研究工作,就是这种研究中很好的一个。其成果集中反映在《红丝带的思索》中(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这本书记录了几乎是社会所有方面的典型人物,对于预防艾滋病的看法与建议,其涵盖面之广,为以往的研究中所罕见。例如,对于嫖客、男性流动人口、失学青少年、高校老师、外事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就非常引人注目。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方方面面的人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对于现在的预防艾滋病工作有什么样的评价,提出了那些建议与期望。如果我们是真心地希望在中国推动预防艾滋病的工作,那么这本书就是很好的参考与借鉴材料。例如,社区领导人物认为,对于艾滋病的社区预防与社区关怀是能够做到的,这就是非常好的鼓舞斗志的资料。
以往的有关研究,不能说没有注意到这些方面,也不能说有研究水平有多少欠缺;但是如此专门地、广泛地、扎实地、定性地收集资料,确实是这个项目与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
我们应该真诚地感谢龙秋霞等同志做了这样一个优秀研究。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更加踏踏实实地推动我们的艾滋病预防工作。毕竟,这是一项造福于中国人民与每一个个体的伟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