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刚强铁汉般的企业家,平生不知闯过多少大灾大难,人到中年才成就今日的事业。但是他在一次渴望已久的性生活里,发现自己无法勃起。他当然知道这只不过是偶然的,女方也刻意地百般温存,绝无半点责怪之意。但是他还是对“阳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恐惧,以致无病无伤地躺倒了整整一个星期。直到外界谣言四起,人人都开始怀疑他“出事了”,他才挣扎着爬起来,力挽狂澜。但是从此以后他却真的“阳痿”了。
一位30岁才出头的男工,由于夜大要考试,紧张之下出现了“阳痿”。妻子知道不应该责怪丈夫,于是第二天早上特意给他做了美味的肉沫鸡蛋羹。谁知道丈夫一见,怒发冲冠,掀翻桌子扬长而去,而且从此不再要求过性生活。妻子大惑不解、委屈万分:如果我责怪了你,你发火也行;可我什么都没说,还主动关心你、照顾你。你凭什么跟我闹呀!结果,妻子也壁垒森严,时刻准备着拒绝丈夫的性要求。恩爱夫妻很快就变成了冷战敌手。
怨谁?不是某个具体男人的问题,而是我们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存在着偏差。
首先,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下,男人过于看重所谓“性能力”了,往往把它视为安身立命之本,视为男子汉的第一特征。一切顺利时他会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可是一旦出现阳痿,不用别人说,自己就会把自己贬低到“太监”或者“窝囊废”的地步上去。乃至在社会上已经很成功的男人,也会因为这样的区区小事,全面地丧失自信。其结果又必然是产生真正的“心理因素式的阳痿”。所以,对于这样的男人来说,女方的反应其实并不重要。只要他自己打倒自己,女方是扶不起来的。
其次,由于上述原因,男人常常把“性能力”看作是一个面子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床上事。尤其是那些或多或少仍然在信奉男尊女卑或者夫唱妇随的男人,更容易把阳痿看作是对自己的权威和地位的巨大威胁,因此格外神经过敏,格外容易误解女方的反应。那位男工事后就说过:“昨天晚上我不灵了,今天一大早她就端上鸡蛋来,这不是明摆着揭我的短吗?再说了,这不是把我当成种马来喂了吗?!”(专门用来配种的公马,常常要喂它鸡蛋吃,配种前后尤甚。)
第三,无论男女,许许多多的人都过分绝对地把男人的性能力,仅仅等同于“能勃起、能从事直接性交合的生理能力”。所以一旦阳痿,双方烦恼;一旦不治(或者被认定是“不治”),多半离婚。其实,人类的性生活方式应该是丰富多采、因人而异;何必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此处,恕不多谈。)
那么,如果遇到男人阳痿,女方应该怎么办呢?目前,有文化的妻子大多已经知道,千万不要去责怪他,那只会使他“病入膏肓”。许多妻子都试图用温柔和体贴来帮助丈夫尽快“康复”。但是对于上述这样的情况来说(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恐怕妻子最好的办法大概只能是硬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发生,以后再慢慢想办法。尤其对那些在这方面很敏感的男人,更需要如此等待;因为无论女方怎么做,他反正是要自寻烦恼的。女方还不如奉行“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的时候,就什么也不做。”
《南方周末》1995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