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则学术,败则传媒

(2008-09-03 00:27:59)
标签:

中国性研究

性社会学

分类: 性社会学,我的事业

潘绥铭教授:
   
您好。我是XXXX驻北京的记者XXX,希望就您主持的性存在研讨会对您做一个书面的专访。XXX在电话中说,你说一下是我让你联系他的。呵呵。
   
您不需要拘束于具体问题,在与此次讨论无直接关系的其他方面,您也可以自由传达您的意愿和观念。由于不是做成单纯的访谈,问题会多些,具体句子也可以成稿时整合。
   
我个人非常欣赏您的工作,我相信它是有意义的、健康的。以下问题如果稍有尖锐处,是为了体现声音的往来,您恰好可以反驳您认为谬误的观念。
   

问题大致是:
    中国的性社会学研究一直处于支持较少的环境中,这次召开讨论会、结集成蓝皮书,是否可以认为是性社会学突破发展瓶颈的标志?它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紧密吗?与爱滋病传播的关系如何?作为主持人,你如何评估这次讨论会的价值?你认为是中国性存在的现状水到渠成地促成了性存在讨论会吗?它是你期待中那种讨论会吗?

 

      其实,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内部研讨会。我们每年搞一次,已经6年了。研讨会当然要有论文集,却不想被某个传媒自行命名为“蓝皮书”,然后就被大肆炒作了。我想,大概是因为在这个时间里,别的题目不容易炒作吧?

我本人坚决反对一切“拔高”之词。如果把一次仅仅几十人的内部研讨说成“突破发展瓶颈的标志”,甚至与社会进步联系起来,那么这种传媒的疯狂,不仅是中国“受众”现在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而且也是研究者不得不承受的宿命。问题只在于:诺贝尔奖可不是传媒评选出来的。


作为一名性社会学家,您多年来赞成建立红灯区,您立论的基础是什么?是人性本色、不能阻止吗?如果红灯区普遍建立,你预计中的全民sexuality会是一番什么景象?你想没想过这种交易触犯了人类身体尊严的底线?为了一些急迫的利益,比如减少性病等,就做出这种本质性的妥协是不是太过分了?这次讨论会上大家对此意见如何?

  

我从来没有赞成过建立“红灯区”。这是某个传媒的记者自己说的,与我无关。在我的书《生存与体验》(2000年出版)里有我的观点

 
    在调查中显示,性与女权的关联在中国现实中紧密吗?女性在床上主动与在社会上主动相互促进吗?与爱分离的性之所以不为大多数女性接受,是文化的原因,还是女性先天的原因?

   我对于“社会性别”(gender)问题研究不多。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我只能最简单地说:在国际研究者中,确实有些人强调文化的原因,通常称他们为“建构主义流派”(后天决定论)。他们的概要表述就是:“女人不是天生如此,而是被塑造成这样。”另外一些人则是“本质主义流派”(先天决定论),强调现在的男女差异主要是生物进化过程给人类留下的遗产。当然,还有一些人认为两种情况都同时存在,只需要高清楚事实,无需表态。他们被称为“分析主义流派”。

据我的粗浅理解,相信哪个流派,其实并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屁股问题”――坐在哪一边。因为建构主义通常被认为是激进的(主张闹革命),本质主义则被认为偏于保守(主张渐进改革),分析主义则有中庸与回避矛盾之嫌。

 

性社会学者对大众的发言常常可以归结为我们可以享受更多,相对来说,对于性可能造成悲剧这一事实则多少有些忽视。我注意到你在讨论会上提到了对性悲剧角色的帮助——对强奸受害者和性虐待受害者的救助、收留、心理辅导、社会保护和协助起诉等工作;在社区内组建抵御和制止性犯罪与性骚扰的志愿者社团;教育和帮助性方面的失足者重新进入社会等等。你怎么看待这一事业的前景?

 

    请不要强奸“性社会学者”。请分清楚通俗读物与学术研究成果。哪一本教科书上说过“强奸受害者和性虐待受害者”是“性悲剧角色”?

 至于您所提到的“对强奸受害者和性虐待受害者的救助、收留、心理辅导、社会保护和协助起诉等工作;在社区内组建抵御和制止性犯罪与性骚扰的志愿者社团;教育和帮助性方面的失足者重新进入社会等等”,其实是我在《应用社会学》一书中《与性有关的社会工作》这一节中的文字。我不知道是什么记者挖来凑数的。

 

影响了初级生活圈的说法是指这一潮流的蔓延广度吗?就一般的观察而言,中国的性开放过程是渐进的,持续有力地向开放的方向发展,但并没有1960年代美国那种急风暴雨式的性革命。研讨会提到的性革命。是确实发生了的大众的行为革命,还是只是学界的观念革命?你固执地提到革命,这包含有对陈腐观念的意气用事吗?

  

请看我的全文,其中专门解释了为什么说是“革命”。尤其是:在我们的论文集里,这些都白纸黑字地印在那里。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性社会学是一种健康和有价值的工作,而且人们的实践总是走得很快。就你个人而言,在这一工作过程中有无成就感?性社会学的最大价值何在?它最吸引你的部分是什么?

     “一种健康和有价值的工作”,如果说性社会学是,那么任何一种学问(例如物理学)都是。虽然我很感谢您这样来评价性社会学,可惜,如果只考虑评价,那么牛顿到现在也不会出现。

    对于性社会学,最开始,我是对这个词汇的第一个字感兴趣(这其实一点也不特殊);后来慢慢地对后面的三个字感兴趣了。如此而已。

    我目前的成就感,就是我现在仍然在研究它,而且并没有遇到过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些惊险与趣事。


    在性观念、性技巧、性心理和性活动等方面,您认为什么是中国城市成年社会中最大的问题?很多人都注意到你一直在性观念方面开导大众,对于这种随时代不停变化着标准的观念,你怎么来设定自己的原则?

相对于一夜情这类比较时髦的行为来说、对最普通人群最基本也最有意义的也许是一些很基本的概念,比如如何确立他们的性活动完全与他人无关的社会共识?也就是说,凡自愿的、成熟的、非交易的性活动都属于个人私事而不是罪错,这还不能完全行得通。从这个角度说,你如何评价自己过去这些年的努力成果?

 

您以为,我活到52岁了,还妄想当救世主?

 

潘绥铭(200210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