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关于恐婚症
恐婚症,顾名思义,一种恐惧婚姻的症状。这名词看起来如果说是一件对婚姻的恐惧,那么这还算好的,因为就表面意义来说,其掩盖了更恐惧的事情,那就是“付出代价”的恐惧。或者你会从恐婚症的人里听到不同的原因和故事,但最终结果是他们不愿再付出代价,所谓怕受伤害也是怕付出代价的另一种说法而已。一种心理能力所面对的事情千百万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由,全天下的人,没有两个人的故事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受害者通常都会认为自己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但是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处理这类事情的心理能力是一样的。所以恐婚症的人所缺乏的心理能力是一样的,不论他们给你的理由有多精彩,他们真正缺乏的是付出、努力、为想要的东西付代价的心理能力,这种代价还包括承担婚姻所带来的家庭责任。恐婚症的人是被动的,是想要不劳而获的,当所有其它的男男女女双双对对的前仆后继的投入婚姻这个战场,有的人头破血流,却屡败屡战,有的人满身伤痕而退出战场,但也有的人在彼此经历了风风雨雨,身上也不乏大大小小的伤疤,却更增进彼此的情感而屹立不摇的继续走下去。恐婚症的人却站在战场外看,最好有人100%确保他的安全,他才可下去,也就是说你要给他保证,结婚后他不会遇到任何困难,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更不会吃到一点苦,而且跟她在一起的对象一定要爱他一辈子,不可让他受到一丝丝伤害,如果这些你都保证到了,那么他才肯下去,但是即使你敢保证,他也不会相信,除非世上有时光机,能到未来看到这所保证的一切真的发生,所以一个守株待兔的寓言又在重演了,他就在那一直等,一直等,等到青春不再,等到年华老去,等到天荒地老,等到撒手归去。通常恐婚症的人只看到原因,但看不到自己缺乏的态度与能力,因为恐婚症比想不劳而获好听多了,因为人都不想把箭头指向自己,这就是心理学里常说的外归因现象(外归因现象是指人趋向于把坏的结果归咎于外界的因素,而把好的结果归纳为自己的功劳)。
嘉宾里的刘小姐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她也曾恐惧婚姻,但终究结婚了。结婚这个行动证明她从害怕承担责任付出代价的心态,转而愿意为她所要的东西去付出、去努力、去承担相应的代价。这是最核心的转变,如果不是这样,她将会给你一百种振振有词的理由。所以恐婚症的人要解除婚姻的恐惧,首先,不要被表面冠冕堂皇的理由所骗了,因为这些理由大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这不是说对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恐惧是错的,相反的对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恐惧是合理的。但是问题不是出在这里,而是出在焦点放错地方,应该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放在自己的心态上,放在自己的能力上,而只有这些是可以改变的,改变以后,恐惧才能去除。其次,有时光靠自己的力量可能无法改变,那么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恐婚症的人首先对自己负责任的做法,就是应该多接触婚姻不错甚至美满的夫妻,听听他们的想法与经验,而远离不听那些婚姻的不幸或共处的艰难。但是通常恐婚症总是做相反的事情,这是因为人们趋向于寻求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最后,多学习两性关系的相处方法,你会发现很多人从来没看过关于两性关系的书籍,也没上过两性关系的课,他们出于缺乏改善两性关系甚至改变对方的能力,当然会对怕遇到困难而恐惧。恐婚症者如果能从以上方面去改善,相信最终一定会走上愿意付出代价、承担责任的婚姻道路。(再次注意,我没有说美满的婚姻道路,因为这是要去创造的,而不是等天赐给你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