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码城市迷失在“29秒”?
(2009-08-10 10:08:58)
标签:
交通肇事检方司机公众马芳芳杭州杂谈 |
分类: 阅评 |
七十码城市迷失在“29秒”?
浙江杭州,“8·4”交通肇事距“5·7”交通肇事不到3个月。杭州市检察院通报此案时,确认肇事保时捷事发时车速74~83公里/时,司机魏志刚负事故主要责任,死者马芳芳由于没有按规定走人行横道线,负次要责任。众多网友质疑警方公布的视频仍存在疑点。比如,视频画面恰恰少了事发当时29秒钟。
杭州街头,行人安全吗?这就是两起交通事故后公众的直接反应,甚至有网友煞费苦心地总结出在杭州游湖翻山而不用步行降低危险全攻略。换句话说,则意味着这两起恶性交通肇事已经改变了公众对杭州的感性认识,除了西湖,还有七十码。“8·4”发生后,当地电视台主播就痛骂交通肇事者准备把杭州形象给毁到哪般地步。热爱这座城市的人,恐怕都是这种心态。
义愤填膺也好,心平气和也罢,事情已经发生,如何处理就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有“5·7”交通肇事处理经验,再有领导要求从重从快处理的指示,所以三天后,即8月7日,当地检察部门就有通报,确定当事人责任。官方公布的录像“恰恰少了事发当时29秒钟”,检方通报中的责任认定,很大程度上依据了其公布的这份录像,公众最愿意相信的也是拍摄到事件整个过程的录像。录像一被改动,检方通报的公信力就大打折扣。谁动了录像?是何居心?被隐藏的录像是不是决定着事件的另一版本?
这个录像的更改对谁有益呢?
可能对司机魏志刚有益。认定马芳芳负次要责任,等于减轻了魏了责任。按目前杭州公检法被关注的环境看,估计没人敢顶风作案。在这种语境下,魏家即使很有钱,也难以买通敢而且能够篡改实时监控录像的关系。
也可能对杭州市有益。这种认定,至少能够缓解一部分民众对司机的诅咒,纾缓民怨,“哦,司机也不是全错啊”,城市形象因“29秒”而变。而关系着城市形象的集体决策——决定删除“29秒”——被发现也是集体责任,出发点善意,受惩处要比前一种可能要小得多,无力得多,值得冒险一试!
“29秒”被人为改动,从理论上分析应该这样。具体细节究竟怎样,有待时间检验。短暂的“29秒”,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品质。笔者以为,这座城市总不至于也不应该会迷失在“29秒”里!
http://news.163.com/09/0809/04/5G8GOINH00011229.html
浙江杭州,“8·4”交通肇事距“5·7”交通肇事不到3个月。杭州市检察院通报此案时,确认肇事保时捷事发时车速74~83公里/时,司机魏志刚负事故主要责任,死者马芳芳由于没有按规定走人行横道线,负次要责任。众多网友质疑警方公布的视频仍存在疑点。比如,视频画面恰恰少了事发当时29秒钟。
杭州街头,行人安全吗?这就是两起交通事故后公众的直接反应,甚至有网友煞费苦心地总结出在杭州游湖翻山而不用步行降低危险全攻略。换句话说,则意味着这两起恶性交通肇事已经改变了公众对杭州的感性认识,除了西湖,还有七十码。“8·4”发生后,当地电视台主播就痛骂交通肇事者准备把杭州形象给毁到哪般地步。热爱这座城市的人,恐怕都是这种心态。
义愤填膺也好,心平气和也罢,事情已经发生,如何处理就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有“5·7”交通肇事处理经验,再有领导要求从重从快处理的指示,所以三天后,即8月7日,当地检察部门就有通报,确定当事人责任。官方公布的录像“恰恰少了事发当时29秒钟”,检方通报中的责任认定,很大程度上依据了其公布的这份录像,公众最愿意相信的也是拍摄到事件整个过程的录像。录像一被改动,检方通报的公信力就大打折扣。谁动了录像?是何居心?被隐藏的录像是不是决定着事件的另一版本?
这个录像的更改对谁有益呢?
可能对司机魏志刚有益。认定马芳芳负次要责任,等于减轻了魏了责任。按目前杭州公检法被关注的环境看,估计没人敢顶风作案。在这种语境下,魏家即使很有钱,也难以买通敢而且能够篡改实时监控录像的关系。
也可能对杭州市有益。这种认定,至少能够缓解一部分民众对司机的诅咒,纾缓民怨,“哦,司机也不是全错啊”,城市形象因“29秒”而变。而关系着城市形象的集体决策——决定删除“29秒”——被发现也是集体责任,出发点善意,受惩处要比前一种可能要小得多,无力得多,值得冒险一试!
“29秒”被人为改动,从理论上分析应该这样。具体细节究竟怎样,有待时间检验。短暂的“29秒”,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品质。笔者以为,这座城市总不至于也不应该会迷失在“29秒”里!
http://news.163.com/09/0809/04/5G8GOINH00011229.html
后一篇:480个会背后是执政不力